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其他类型 -> 北方狼族

北方狼族第30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gmail.com 』到那个时候,可能我们连买这个产品的资质都拿不下来,别的公司早就代理这个产品了。”


    赵旭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犹豫了一下,对李然说道:“一定是加油站的人,没有好好推销。我们要是给加油站让出5元,再让出1元给负责汽车加油的工作人员呢?”


    这个办法到是可以试试。就这样李然和赵旭又忙活了几天,一看根本不行。有的是加油站的工人根本对这一元钱无所谓,有的是怕老板知道了保不住自己这份工作。一小部分勉强的同意了,可还是根本卖不出去,司机们加油前,一介绍这个产品,根本就没有人信它可以省油儿。


    再过了几天,李然一个人在国际快餐城找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赵旭一个人也懒得跑东串西的去推销这省油儿的添加剂了。


    李然在快餐城的工作很简单,早晨8:oo上班,擦地擦桌子。8:3o开始有人吃饭,李然则是盯着谁吃完快餐后,把塑料盘子里面的杂物往垃圾箱里面一倒。垃圾箱里面是一个大塑料桶,桶里面套着一个大垃圾袋子。垃圾一满,李然就把大垃圾袋子里面的垃圾倒掉,换上一个新的垃圾袋子。这些都是体力活儿,不用费脑子,快餐城里面,空调大开,还放着音乐,李然感觉挺美的。


    李然最怕的是在外面扮卡通熊。


    每隔三天,会被轮到一次,在快餐城的外面扮装玩具熊,来招揽顾客。


    熊是由一个充气塑料做的,有两米高左右。


    大夏天的,钻到充气厚塑料里面,就好像是套上一身连体服装似的,连头带脚的被包裹上,套好了李然沉闷的在里面喊一嗓子:“好啦。”后面的人则是打开充气泵,往塑料里面注入空气,当气充满的时候,塑料就会砰的一声立起来,化成卡通熊的形状。


    “跑,快跑。”每当这个时候,后面操作充气泵的人都会向李然喊两嗓子,免得李然偷j耍滑的站在原地不动。李然则是立刻疯狂的扭着屁股,摆着胳膊在快餐城前面的广场上跑来跑去,扮可爱。熊的脖子底下有两块透明塑料,眼睛透过这两块透明塑料,可以基本上清楚的看见外面的景物。


    穿着这么一身儿行头,厚塑料一点也不透气,不要说夏天,就是严冬腊月在广场上跑那么一圈也会出一头的大汗。比穿着一身厚棉袄还热,充气起的塑料还很沉,每次李然从熊的身体里面爬出来,都会是全身往下滴答汗。


    这可真是个苦差事。外面的行人每当李然扮的时候,则都是会驻足,观看。带小孩的会饶有兴趣的对自己的孩子说:“宝宝,快看,快看。卡通熊。”谈恋爱的男孩会对女友笑着朝李然这边努努嘴儿。要是一群女孩子,则是会围着李然笑啊乐啊的,有的还会过来合个影。


    这个扮卡通熊的苦差事,女服务生或是收银和做炸鸡的可不干。女服员是因为没有力气,根本扛不动这套充气塑料行头。收银和炸鸡的是因为有技术,不但工资比李然他们多,而且也从不干这种苦活。干这个只有李然他们盯区的,这盯区的就是站在一个区域,专门等客人用过餐后,收拾桌子上面的杂物的。当然,还要兼顾着自己负责的这个区域的卫生,地面不干净就用墩布墩墩。桌子不干净,就用抹布擦擦。有的时候客人吃完了不走,就微笑着走上前去问问:“先生,女士,您还用吗?我可以收拾一下吗?”这样免得客人不再点东西吃,却是占着个座位。当时的快餐城不多,快餐业没有什么竞争,所以总是人满为患,商家可不愿意看到有人站着茅坑不拉屎的情况出现。哪里像是现在,整天家愁得慌,没有上座率。


    要说快餐城的盯区服务员,也不是都不爱干这个扮卡通熊的苦差事。盯西区的黄兴就喜欢干这个,黄兴是个龌龊的男生,快餐城里面没有服务生愿意搭理他。李然第一天到快餐城上班,就发现黄兴拿着客人吃过的剩汉堡往嘴里塞,还咧嘴儿乐着冲李然吆喝着:“嘿,你吃不。这么大个汉堡,咬一口就不吃了多浪费。”李然尴尬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他点什么好。黄兴则是把客人咬过的那点掰下去,然后一大口狠命的咬下,大口的咀嚼了起来。脸上绽放出幸福的喜悦。


    黄兴除了爱捡客人的剩东西吃外,就是喜欢每次扮卡通熊装可爱的机会,和广场上漂亮的女孩子腻味一下,趁机会摸人家一把什么的,这是他的最大乐趣。李然有的时候也会找黄兴替自己扮装一下卡通熊,黄兴总会猥亵的一笑,欣然同意,然后就乐不得的跑到外面,套上塑料卡通熊的道具,口里喊着:“给我充气,快给我充气啊。”后来有个女孩子的爸爸投诉了黄兴,领班就再也不叫黄兴扮装卡通熊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北上


    “你得的是癌症。 不过是早期。”


    欧阳旺听了对面大夫的话,眼前一黑。说不出话来了。他感觉腰背疼痛已经有一段时间,这是第三次来康城医院检查。问大夫自己的检查结果,大夫却是总回避他,还说最好有个人陪着自己来。自己一个大男人,怎么还用人陪着去医院呢。今天,欧阳旺真的显出了很不高兴的样子。没想到,这大夫却是一脸凝重的告诉他,他患的是骨癌早期。


    欧阳旺也不知是怎么回的家,只感觉两腿发沉,脑袋嗡嗡的响。


    “你看这是谁!”刚一进家门儿,寰绣就喜气洋洋的迎了上去,对欧阳旺说道:“儿子回来了。”


    欧阳旺向沙发上望了一眼,那不正是自己的儿子欧阳寰吗!他端端正正的坐在沙发上,两只手平摊在膝盖上,白净的脸皮比以前黑了许多,人也瘦了,脸上显出了骨骼的棱角,低着头回避着自己的目光。


    欧阳旺走到了儿子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我去做饭”寰绣高兴的冲进了厨房。


    这两年里,欧阳旺和寰绣想象了无数次儿子回来的场面。去年夏天两人商量要是儿子回来,就都各自请一周的假,一家三口到hn旅游。冬天那会,两人商量要是儿子回来就三个人一起去北方看雪,在康城长了这么大,除了在北大上学的时候欧阳旺和寰绣看过几次雪,后来就再没有看过。也不知道儿子的剧组去没去过北方。


    等儿子回来,等儿子回来。。。两年中,儿子回来成了欧阳旺和寰绣两人茶余饭后的话题。最后两人商定,要是哪天儿子真的回来,还是一起下厨房做一顿饭,然后一家三口儿围坐在一起吃好。


    此刻欧阳寰的心里,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留了个纸条就跟着剧组外出拍戏,最后一事无成的回了家,大学的名额也已经没有了。他坐在沙发里面,目光盯着眼前的茶几不敢移开,生怕撞到父亲的眼儿。


    “喝点茶。”父亲往茶杯里抓了把龙井,扶着沙发把手站了起来,想要去墙角猫腰拿地上的暖壶。


    “我来,我来。”欧阳寰连忙起身,想要接过父亲手中的茶杯。父亲却是背对着他,拜了拜手儿。步路蹒跚走到了墙边儿上,一手扶着膝盖,一手抄起了暖壶。父亲这两年真的老了很多,欧阳寰望着父亲的背影,心中惆怅万分。


    欧阳旺把茶水放在了欧阳寰面前,坐回了沙发,父子两人就这么默默的坐着,谁也不知道怎么先开口。


    饭桌上,欧阳旺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一脸凝重的问儿子:“以后怎么打算?”寰绣不住给儿子夹菜的筷子停了下来,像是要等什么重大决定似的。


    “我打算去闯bj,长长见识。”欧阳寰没有抬头的,低声冒出了一句,话音刚落就赶紧端起了饭碗,猛的向嘴里扒了几口米饭。


    寰绣满脸阴云。欧阳旺正在准备夹菜的筷子停在了半空,目光呆滞的望着眼前一大桌子的菜。


    “什么时候走?”过了半晌欧阳旺低沉着声音打破了沉默。


    “就这两天。”欧阳寰还是低着头儿,小声的说道。


    “好,到外面闯荡闯荡也好。”欧阳旺冷冷的说道。这大出于欧阳寰的意料之外,他本以为父亲会挽留自己,或是给自己在他的学校安排个工作,或是叫自己到母亲的文化馆去上班。想到自己曾经在康城的辉煌,又想到如今的反差,欧阳寰是绝不会留在康城了。


    想到刚一回来,就又要离家漂泊,欧阳寰不禁抬起了头儿,深情的望了父亲一眼。父亲马上从那张凄凉的脸上,挤出了一份灿烂的笑容,低沉着对他说道:“在外面不要扣扣索索的,舍不得花钱。不用惦记我和你妈。”嘴上虽是这么说,眼睛里却是流露出了依依不舍的情。


    父亲真的是老了很多,欧阳寰避开了父亲的眼,不敢抬头再看那双哀愁的眼眸。


    离开康城之前,欧阳寰又到杨丽家看了一眼她的爷爷。到底杨丽爷爷算是自己的师傅,也是在这个城市除了父母和赵师傅一家最叫自己放不下的亲人。


    令欧阳寰惊讶的是到了杨丽爷爷家,发现一个道士和杨丽的爷爷在一起。杨丽爷爷的身体也似乎比以前强了很多,腰板也直了,眼睛也亮了。


    听杨丽说那道士就是送给自己爷爷《武穆遗书》的那位。爷爷的病原来一直是由于练功不当造成的,而那本《武穆遗书》从宋朝流传至今已经不知道被人改写了多少遍。爷爷手中的并不是原本。


    杨丽还告诉欧阳寰,那道士说:力从体内发是完全不对的。想想硕大的世界,怎能不断的把真气存入丹田,有限的丹田存入了那么多的真元后,消化不掉自然也就成为了爷爷生病时候的样子。那道士帮爷爷化去了多年的功力,爷爷的病自然而然的也就好了。正确的练功方法应该是顺应自然,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效。过于贪婪的摄取内力,却不释放,就像是一个人只是吸气,却从不呼气的道理一样。


    欧阳寰听了杨丽的话也并不在意,其实他在进剧组,当替身演员后的第三个月,就已经不对武功痴迷了。在这个年代,即使有了无敌的武功又有什么用呢?


    回家的路上,康城大街小巷的商铺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放着《潇洒走一回》的歌曲来招揽顾客。这歌曲是91年台湾电视剧《京城四少》的主题曲。到了92年的夏天,好多人都忘记了这个电视剧,而叶倩文演唱的《潇洒走一回》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


    欧阳寰无心去听这商铺招揽客人播放的流行歌曲,更是无意驻足。此刻,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明天就要北上,去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人应该活在当下,活在现实。多挣点钱到是真的。


    欧阳寰回家的路上,不知怎的又想起了自己跟的第一个剧组,里面那个妖娆的女人能够当上一号女主角,不就是她那个肥头大耳,有妇之夫的男朋友,赞助了剧组一笔钱吗。不然的话,就是她再当十年的群众演员,也不会有出头之日。


    有钱才是硬道理,有钱才可以让梦想插上金色的翅膀变成现实,才可以实现抱负。这是欧阳寰出去拍戏当替身演员这两年,认识到的唯一真理。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医药改革


    “你家也在六街住?我看见你走这条路好几次了。”李然发现快餐城的一个白白净净的少年,每天下班都和自己骑车走同样的路。这个少年,生的文文静静,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头,平头,小鼻子,小嘴儿,浓浓的细眉毛,身上散发着一股子厚重的书本气息,一看就像是哪家的公子哥儿,骨子里面却又有种说不出的任性,和执拗。他不是很爱和别人说话,每天都是上班准时来,一下班就马上打卡走,不做停留。李然下班的时候经常和人嘻嘻哈哈的聊聊天,所以回家的时候总和这少年擦肩而过。今天李然回家早,正巧碰上了这个少年在前面骑车回家。于是脚下一使劲,猛地瞪了几下车,赶上了这少年。


    那少年听见有人骑车和自己搭话,两只眼睛敏锐的望向了李然。他的目光很亮,如电般直射向李然,把李然看的一惊。好亮的眼睛,李然以前经常和人打架照眼儿,一看这少年的那双明目,忽的感到股子莫名的杀气,这杀气不是街头儿打架那种,狠狠的盯着人眼睛看,而是那种真正的随时可以动手的杀气,李然一下子有种说不出的敬畏感,不敢太多造次。


    那少年似乎也同时感觉到了自己条件反射的情况下,目光中射出的杀气,见是李然那个快餐城盯区的同事,赶忙面露微笑,而那股子杀气也随着这笑容,退缩回了少年的眼眸,瞬间,在这少年的眼眸里跳跃着闪烁了两下,杀气隐退,而他的眼睛还是炯炯有,目光如电的看着李然:“我叫欧阳寰,是新来快餐城的,你是盯区的吧?”


    李然在欧阳寰身边叽叽喳喳的像是个小鸟,有说有笑的。


    “你多大了?”


    “你家住哪里?”


    “你是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


    欧阳寰听着李然的问题,大多含笑不答,李然倒是也不在意,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和自己回家顺路的同事,以后下班回家,两个人走,也可以有个伴儿。


    欧阳寰北上后,开始一直住在自己的师傅姚飞龙家里。他也曾去几个公司面试过几次,但是一没有学历,二没有经验,最后只得在国际快餐城找了份做炸鸡的工作。按说这炸鸡的工作,本来也是需要有经验的才可以做的,欧阳寰面试的时候,对领班说自己以前一直在康城做炸鸡快餐工作,这才找到了这份工作。至于工作后怎么适应,其实炸鸡也不难,把鸡腿儿放到油里,看着鸡腿的颜色,变得焦黄用夹子夹出来也就可以了,极其简单。


    当然了欧阳寰北上的抱负可不是在快餐店做个炸鸡工,但好歹先找个工作把自己安顿下来,还是上策。


    这一天,韩三、饶西。和阿飞来找李然。李然从阿飞的口中得知,韩三辍了学,不再念书了。


    “以后怎么打算。”李然问韩三:“怎么说不念了,就不念了呢?”


    韩三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没有回答李然。韩三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忽然不念了,李然心里无比的为他惋惜。韩三却是悄悄的对李然说道:“你也和饶西、阿飞似的,上了个中专。看来我们几个,没有一人能上大学了。”


    李然默不作声。隔了好一段时间,李然忽然张口问道:“韩三儿,你找工作了吗?不如一起去我暑假打工的国际快餐城去上班吧。”


    韩三儿微笑着点了点头。


    下午,韩三儿、饶西、阿飞、和李然四个人一起去了国际快餐城。领班看了看韩三儿,问道:“你是学生打工的吗?”


    韩三儿摇了摇头儿。领班无奈的对韩三说道:“我们只用学生暑假打工,或是高中毕业生。不满十八岁的童工,我们可不敢用。”


    韩三微笑着说道:“真巧,我今年刚好,满十八岁了。”说着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给领班看。


    领班没有接过身份证,还是一副冰冷的面孔对韩三儿说道:“我只用学生暑假打工的,或是高中毕业生。”


    没有办法,四个人走出了国际快餐城。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开学了,所以李然也不大想在快餐城干了。而饶西和阿飞一听说不用韩三儿,自然也就不在这里干了,再说他们两个也面临马上开学的问题。后来,李然听说韩三在县城里的人民商场,做了一份导购的工作。


    到了中专的最后一年,大家都没有心思上学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是毕业以后的分配问题。


    中专的这两年里面,医药行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医药公司,药厂终于可以直接把药卖到医院了。全国各地的药厂开始疯狂的抢占市场,谁也不愿意落后其他药厂一拍。全国所有的药厂里面,要数李然他们中专所属的全景药厂做的最狠了,颇有一些壮士断臂的味道。


    要说这全景药厂并不是第一个察觉到医药行业要有大变化的厂子,比如说李然父亲所在的泰利药厂就发现这个事情要比全景药厂早的多。然而到了92年医药市场刚刚一转型,全景药厂做出了几件使得整个医药行业震惊的事情。加快了全景药厂融入医药市场经济的速度。并且使得其它药厂一下子就望尘莫及了。


    全景药厂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卖掉了自己三分之一的土地、厂房和制药设备,以此来筹备资金。卖药厂来筹备资金,可不是谁都敢做的。而全景药厂这么做自然有它的道理,第一,全景药厂位于中央商务区的最中心,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这样卖掉了厂房来开展业务资金怎么都不用愁了。第二,全景药厂可不像是李然父亲的泰利药厂那么大,在全国并算不上是大型企业,要想一下子筹备这么多的资金来适应市场转型,恐怕也就只有卖厂房这么一条路可以走了。不然的话,落后半拍,使别的药厂占了先机,那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情。


    全景药厂使用卖掉了厂房的钱,做了几件事情。一,是筹建果糖输液和抗生素车间。以前生产的那些普药利润太低,而果糖输液和抗生素这两个产品不但利润可观,而且只要一生病了就要用。谁到医院不输点液,开点消炎药呢?所以这果糖和抗生素被全景药厂定为了自己适应新形势的拳头产品。二,筹备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全景药厂使用买厂房的钱,在全国各地开始扩建办事处,以适应新形势下,药厂对医院和医药公司的营销工作。要说这营销工作,如今看来是个好差事,但是在1992年那会儿,哪个真的愿意离家远奔他乡去做常驻医药销售代表的工作呢?厂里的老职工可没有人愿意干这驻外地办事处的工作。这样,这驻外销售创建办事处的工作,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李然中专同学毕业后的分配工作上了。据说中专新毕业的男生一律到外省市办事处去常驻,而女生一律去新建的果糖车间当工人。这就是药厂对明年中专班的毕业分配安排。三,砍掉了众多的普药车间,卖厂房的钱用于安置那些普药车间里面工作的老职工。


    医药市场改革,适应市场的发展,走市场经济道路,不仅仅是各个药厂开始早作准备,各个医药公司也都筹划着自己的未来。按说全景药厂的卖厂房筹资金的法子,一般的医药企业应该都是望尘莫及的。就说您也把厂房卖了,但是由于您厂房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好,也没有办法马上凑出那么多的资金啊。


    “那就不和他们拼资金,我们拼的是关系。”绝世医药公司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型医药公司之一,论实力远远要在全景和泰利药厂之上,且不说绝世医药公司是国家重点医药企业,就单单说绝世医药公司那盘根复杂的关系网,几乎就是全国没有任何一家医药企业可以与其相提并论的。今天绝世召开的公司高层会议上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绝世医药的李总是真的急了,到底在这个新形势下,谁又想落后半拍呢?


    李总在会议室的办公桌前踱步了几下,盘算着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保住绝世医药公司在医药行业的地位,甚至是勇往开来,更进一步,使绝世医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来回踱步了几次后,李总终于安静了下来,一看就是大脑中已经构思出了绝世医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企业发展蓝图,他平静的坐到了自己厚重的椅子上面,向到场的高层沉声说道:“从今天起,各个部门都把自己手中的工作放下,到全国各地聘请医药大亨的子弟来绝世工作。工资待遇从优,一经录用可以帮他们的子弟办理户口。记住,一定要在半年内,把全国医药大鳄的子弟都集中到绝世医药来工作。一个也不可以漏掉!!”


    说道了这里,李总放松的长出了一口气,也不理会众人向他射出的疑惑不解的目光,径自的说道:“散会。”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阅读。&/&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 又来了一位常驻公子


    何华是位医药口儿内,人见人怕的公子。 他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头儿,头上总是会抹上一层锃亮的发胶,由于每周都会到美容院做美容,所以皮肤保养的白白细细。何华的身材微胖,走起路来微微的有些外八字,加上他那稍稍挺起的肚子,使他刚刚二十五岁的年级,看起来却像是三十多岁,或许说他四十几岁也有人会信。这并不代表何华长得显老,而是由于他那双老道而久经事故的眼,还有显得他年岁大的原因,那就是何华每次出入,总会有一些年过半百的小厂厂长簇拥着他,这显得他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是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


    何华的眼睛很大,很有,但是如果你想从他的眼睛里面,洞察出什么他所想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何华的眼善于变化,但那都是在他的控制范围的,他从不轻易的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眼里面流露出的情也大多是经过内心打磨修饰了的。每次见到医药行业的中层干部,都会是,谦恭有礼,面带微笑,但谁也说不好,那笑脸的背后到底是个什么。或许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小厂厂长都惧怕他的原因。


    说起何华这个人还算是厚道,一般都会是言出必行。不过何华幼年就生活在官场堆儿里,这接人待物,察言观色和不露声色何华是个门儿清。后来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所以和他打交道的人大多,都拿他没有什么办法。你说官场上的事儿吧,他比谁都熟。但是由于十六岁参军,十九岁在社会上打拼,所以何华的骨子里面还掺杂了一些叫官场上混的人,琢磨不透的痞气。这股子痞气,使得何华没有人敢招惹。


    八十年代初期,何华的父亲是泰利药厂的厂长。由于业绩突出,又是名牌大学毕业,人也能干,几次升迁后何华的父亲,终于坐上了医药行业领导的位置。这样,何华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绝世医药重点拉拢的对象之一了。


    按说有绝世医药黄副总的出马,何华怎么也应该给绝世医药一个面子。算起来何华还要管黄副总叫一声大哥呢。黄副总的父亲同何华的父亲那真是再熟不过了。七十年代的时候,黄副总的父亲就是泰利药厂的厂长,后来逐步升迁到了领导的位置,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当了绝世医药的副总,另一个则是独立开创了一家不小的医药公司。


    “小华,怎么样?来我们公司工作吧。以后我们兄弟有福同享,再说你认识的好多朋友这几天都已经6续的来绝世医药报道了。以后咱们大家在一起多热闹,多开心。”黄副总摆出了老大哥的架子,微笑的看着何华,一副你不用考虑了,明天就来公司报到的样子。


    何华一直被父亲管的很严,从小不让他涉足医药行业。初中的时候,何华不爱念书,于是父亲在他十六岁的那年,把他送到了部队磨练,几年的时间里,他喂过猪,当过卡车司机,也做过炊事班的伙夫,部队转业后,何华拒绝了父亲给他安排的道路,自己开了一家发廊,经营的还可以。自从医药改革后,这何华作为医药行业的一大公子,自然是有不少企业蹬破了门槛子,请他出山,做自己单位的名义职工。前几天,何华刚刚答应了一家外省的小单位,作为他们那里的挂名副总。在这里为他们筹办药厂的办事处。为以后开发市场做准备。


    “黄哥,不是我不想到绝世医药,而是我已经答应了另一家医药企业到那里去做挂名副总了。”何华心里明白,绝世医药多大的名头儿,自己要是这么一进去可就不得不听人家的喽,哪有在外省的小企业做个副总滋润,前几天那家外省单位刚刚给自己派过来了专职的司机,还有一个秘书。在这里筹备办事处的款子,也已经给自己打到了账上。自己在这个办事处不就是一个人说了算了嘛?


    “哪个企业和绝世挣人才?小华,你告诉我,我去和他们的老总说说,把你给要过来。”黄副总显然有些不高兴了,顺手掏出了大哥大一副等着何华告诉他后,就要马上拨过去一个电话的样子。


    “主要我也想先磨练磨练。”何华哪里会告诉眼前的这位大哥自己在哪座庙屈身,见这位黄副总一副不悦的样子,赶忙把责任拉到了自己的头上:“到底我没什么经验,要是上来就进绝世那么大的企业,我怕会给你添麻烦。”


    黄副总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兄弟,知道他已经下了决心,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起身拍了拍他肩膀对他说道:“小华,任何时候,任何时候,你要是想来绝世工作,就找我。以后有任何困难,我们绝世也是你的后盾。记住我说的话。”


    何华满面堆笑的目送着黄副总带着司机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


    何华的这个办公室恰恰就在李然父亲办事处的2o8室。这个办事处可是何华他妈精心为他挑的,何华的妈和李然的父母上化校的时候是同班同学,何华的爸爸在泰利药厂的时候,又是李然父亲的老上级,所以何华妈觉得儿子在李叔叔这里筹备办事处,也好有个照应。另外有李叔叔盯着何华,他也不会做什么出格儿的事情。


    何华来李然父亲的办事处常驻,很快就成为了来往出差人员口中的热门儿话题,毕竟这位医药口儿的头号公子要是能和他攀上关系,那以后还不是飞黄腾达的事情。但是谁也没有那个胆子,去主动与他说话,每次何华到食堂打饭,大伙儿也都是只敢坐在远处的桌子边,偷眼观望着何华这边的一举一动,生怕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得罪了这位公子。


    “这是你何华哥哥,这是我儿子,你李然弟弟。”李然的父亲每次和李然在一起,碰到何华的时候,都会不厌其烦的介绍上一句。像是生怕何华把李然的面孔给忘了似的。搞得何华和李然都不好意思了。


    “李叔儿我知道了,李然,我们俩儿熟着呢。”何华有时候,会咧嘴儿冲着李然父亲嗔怪着说道:“您别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介绍了,搞得跟个祥林嫂似的。”


    何华这话,把李然父亲给逗笑了。要说李然和何华的确是很快就熟了,不但李然经常会到何华的2o8室去串个门儿,何华有什么东西找不到,也经常会叫李然帮他去找。


    冬天,李然学滑冰,何华总会等李然回来,在屋子里面教李然滑冰的基本动作。就连李然三年级班里春节联欢会的时候,李然想要换一个新发型,也是何华亲自帮助李然理的发。要说那次叫何华帮助自己理发,李然还真不放心,无奈何华按着李然的脑袋,颇有一番过把子理发瘾的意思,一面拿起了吹风机和推子,一面吵吵着对李然说:“不能在外面小发廊理发,他们理发手艺不好。要不然就去那种大地方理,懒得去就叫我理。我理的发怎么也比那些小发廊强的多。”


    李然唉声叹气的等何华给自己理完了发,忐忑的跑到镜子前面一照。嘿!还真是那么回事,有点像是港台明星的范儿。何华则是左手拿着摩丝,右手攥着吹风机冲李然喊:“还没完呢,还没完呢!”


    经过何华给李然打上摩丝后,又用吹风机这么一吹,更显得洋气了。搞得李然一宿睡觉都不敢翻身,生怕把头发给压坏了。


    临近李然中专毕业的时候,李然父亲的办事处又来了一位常驻的公子。那就是李然父亲厂子一把手,白厂长的儿子,白森。


    白森不像是何华,是个性格内向的大男孩。一米八几的个头儿,皮肤像牛奶似的白白净净的。一双小而有的眼睛下面衬托着小鼻子小嘴儿。白森见任何人,都会是一副满面堆笑面孔,然而这瞳子里闪烁出的光芒却都会是略带寒意。虽然白森只是二十三岁的年纪,但收敛内心,不露声色的老道,使得和他接触过的人感觉不到他的年龄。提防,小心,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白森笑脸后,冷冷眸子里雾气笼罩的那层寒光。


    “你和这个白森熟吗?”何华显然也意识到了,这里来了一位和自己同等身份的公子,煞有介事的把李然叫到了自己的房间,坐在老板椅上翘起了一双二郎腿,点了支烟,饶有兴趣的向李然问道。


    “不熟,反正我知道他是我爸顶头上司的儿子。他还有个妹妹,他是刚刚毕业来绝世公司报到上班儿的。”李然想了想,犹豫的说道。


    “他是你们厂赞助的那所药学院毕业的吗?”泰利药厂常年赞助了一所药学院,凡是自己厂里的干部子弟或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兄弟单位的干部子弟都可以高中毕业后,免考试进入这所药学院读书,毕业发放该学校的毕业文凭。大多到药学院上学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都会得到很多的医药行业社会关系,毕竟能来这里上学的,除了大半是高中考上的,另一小部分可都是医药大鳄的子女。


    “是。”李然小声的说道。


    何华没有做声,坐在老板椅上向天吐了一个烟圈儿,眼珠儿转了转,不慌不忙的对李然说道:“你和白森通过信儿,我今儿晚上,会在白丽宫给他接风洗尘。”


    白丽宫里面,何华向是往常一样点了自己爱吃的三文鱼和荔浦芋头又开了一瓶人头马,由李然父子作陪,笑嘻嘻的,端起了酒杯对白森说道:“我在李叔儿这个办事处包了房间开分公司,还要多亏白叔叔把我的房费给免了啊。”何华深深的知道,李然的父亲胆小怕事,能在这里常驻免去房租,那一定是白森的父亲白厂长发过了话的。


    白森一见何华向自己举杯,赶忙客气的回话说道:“哪里,哪里,我刚从学校出来到绝世医药报到,听说何哥和绝世的领导很熟,以后还要何哥多多照顾。”


    何华听了白森对自己恭维的话后,面露喜色,将酒杯里的人头马一干而净,面带微笑对白森说道:“互相照顾,互相照顾。以后我也少不了事情麻烦白叔叔。来吃菜,吃菜。”何华说着拿起了筷子,夹了一片三文鱼沾了些芥末放在了口中。白森和李然父子等何华动了筷子,也是附和着,面带笑容的吃了起来。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入学手续


    中专毕业前,班主任组织李然的全班同学到八大处旅游了两天。这是第一次校方组织大家到外面过夜住宿旅游,对于十**岁少年来说,都对这次旅游充满了期待。


    到了中专最后一年,班里出现了早恋的现象,出发去八大处旅游前,班主任在班里发表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演讲,主要大概讲的就是早恋不会有结果之类的一番讲话。要说中专班的早恋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后来还就真的促成了三对夫妇喜结成了终身的伴侣。上学时候同学情感最为单纯,彼此没有猜忌,又因为有校友同学们监督着这份情感,所以彼此能够互相陪伴终身,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爱情来得浪漫,会在轻一回眸中,生死相许。然而维系长久婚姻和稳固家庭的,恐怕需要的还是那丝丝相连的亲情。


    从八大处回来后,李然的人生再次的站在了十字的交点。回原籍父亲的药厂当工人,或是留在这里开始前途未知的打拼生涯。


    发愁的当然不仅仅是李然,还有李然的父亲。希望儿子在自己的身边,希望一家人能够在一起,这个简单的想法就是李然父亲为之奋斗的目标。


    这个家能聚在一起的确不容易,李然的母亲在生李然后的两年内就下肢瘫痪了,她带着两岁的李然来京看病,李然父亲则是留在药厂。后来李然母亲住了院,把李然寄养在了奶奶家。三个人,一个在医药,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原籍。一两年也不能够见上一面。如果李然会原籍当工人,我就也回原籍。李然父亲回忆着过往,再也不想像一起那样和儿子分开了。


    北京的某著名大学的教授和李然的父亲是好朋友,这一天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自己执教的那所大学现在招收高考落榜生,花钱就能上,无需考试。无需高中毕业,也就是说李然这种中专生也可以到那里去学习。李然父亲一听乐开了花儿。左思右想,晚上还是把李然的二舅请到了办事处里来商量。


    “这是好事情啊?”李然二舅一听就笑容满面的对李然父亲说道:“只要学好了不愁在这里找一份好工作,现在市场上经常是企业找不到人,而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专业不对口儿是一个主要原因。叫李然到那所学校去学学国际贸易和英语,这以后应该是热门儿的专业,不愁工作。”


    李然父亲搓着手儿,点头称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