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其他类型 -> 北方狼族

北方狼族第23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蹭了两把,提拉上裤子就往外跑。龙腾小说 ltxsba@gmail.com刚刚没跑几步儿,后脑勺子就被什么重物猛击了一下


    第六天,星期五。


    赵杰一宿总是做噩梦,天刚蒙蒙亮,就睡不着了。


    哎~赵杰长叹一声,坐起身来,活动了活动有点发麻的肩膀。这一宿,一会儿梦见赵六血呼啦碴的站在自己面前哭。一会又梦见赵五用铁链子绑在铁柱子上,被人用鞭子抽打。赵杰这心都碎了。


    赵七呢?赵杰侧头发现赵七的床上空荡荡的。他怎么起的这么早?


    赵杰下床,穿上了鞋,走到院子里,前院儿,后院儿,院门外,走了一圈,没有赵七的踪迹。


    “喂,喂,”赵杰回屋儿推醒了赵四,问道:“你看见赵七了吗?”


    “赵七?!?”赵四揉了揉眼睛,回想着。昨晚半夜,赵七好像叫自己陪他一起出去上茅厕来的。赵四扭头儿看了看,赵七的床上没人儿,在听赵杰这么一问子,一下子慌了手脚,赶忙一咕噜从床上翻到了地上。


    赵杰、赵四两个人又是这么西一头,东一头的胡乱找了个把钟头,没有赵七的踪迹。


    晌午,赵四下了一锅挂面,赵杰没有心思吃,叫他端去给师傅。


    赵四端着一大碗挂面,连汤儿带水儿,颤颤巍巍的上了后院儿二楼,忽然听见师傅在哭,嘴里低声的叫喊着:“师傅啊!我对不起你啊!师傅啊!我对不起你啊!”


    赵四一听,双手端着一满碗面汤,大惊失色的冲进了赵飞龙师傅的屋子,面汤从碗里洒了一地。


    屋里,供台边上的柜子敞开着,那个装宏成派内功口诀的黑匣子也没有上锁,大开着口儿,被赵飞龙师傅老泪纵横,双手发抖的捧在手里。黑匣子里面装的不再是宏成派的内功口诀,而是一块叠的方方正正的红绸子。


    “师傅,这是怎么回事?”赵四冲着赵师傅急切的喊道。


    赵师傅没有回答赵四,而是摇晃着身体,一手扶着椅子把手儿,一手拿着黑匣子,站起来,准备把那个黑匣子从新放到柜子里面。由于一只手拿着个木头做的大黑匣子,赵师傅一把没有拿住,黑匣子滚落到了地上,那红绸子也从匣子里面跳了出来。


    赵四赶忙上前去帮师傅去捡那个匣子,当他的手捡起红绸子的时候,那绸缎无意中滑着打开了,绸缎原来是一面旗子,上面写着几个小字:大路朝天,宏旗飘。若问来处,京都镖。


    正文 第一百章:民国往事


    白发生两鬓,缘愁无可医。


    寻寻觅觅,几十载。


    惊回首,凄凄惨惨戚戚。


    悲、悲、悲。


    忆往昔,京都宏镖,何等威。


    悔、悔、悔。


    叹今朝,人去茶凉,何止一个愁字可表?


    赵飞龙师傅,眼睛望着赵四手里拿的红段子面镖旗,眼里充满了悲痛的情。赵师傅,人生短短的这么几十载,却是大半辈子都给自己的内心压上了一份重重的感情债。


    那债像是个魔,那魔在卵的时间就被栽进了赵师傅的体内。几十年来,那魔,从卵孵化成了形,而且是越长越大,魔在赵师傅躯干里面日日夜夜的揪扯着他的五脏六腑,搞得他这些年撕心裂肺,肝胆欲裂。尤其是这几天,每日都是痛不欲生。


    赵飞龙师傅本是个孤儿,不到五岁的时候被京都宏镖局的洪百川拳师收养并授业与他。


    赵飞龙天资聪慧,不到十岁就能把洪家的拳法打的像模像样,十三岁尽得洪百川的真传,十四岁开始和洪百川出镖,十六岁就可以独立带镖了。


    赵师傅的原名叫做赵晓,这赵晓叫起来容易听成赵小,赵师傅带镖行走江湖,需要一个响亮的名号,由于他出镖从未失手,洪百川就给赵师傅更名为赵飞龙,形容他出镖犹如飞龙在天。


    洪百川对赵飞龙的疼爱喜欢那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每次出门儿听人褒奖自己的两个儿子洪百川都是心不在焉,但一听人说起自己的爱徒赵飞龙,洪百川都是喜上眉梢,心里面甜滋滋的。


    洪百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洪奎年长赵飞龙一岁,小儿子洪武比赵飞龙小一岁。洪奎和洪武长得相貌身材和洪百川都极为相似。尤其是洪百川的大儿子洪奎,生的:矮敦敦的身材,圆脸庞,剑眉星目,高鼻梁,阔口厚耳,黑皮肤,看起来和洪百川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洪百川还有个女儿叫洪柳,比赵飞龙小两岁。洪柳长得却是不像她的两个哥哥和洪百川,人人都说她长得像妈妈:细长的身材,柳叶眉,长长的眼睛总像是含着水,高高的鼻梁下面小嘴儿朱唇皓齿。


    赵飞龙十六岁开始独立带镖,两年之内,他凭借武功高超,人讲义气,北平城里上到达官显贵,下到三教五流,交了不少的朋友。有时候外面的盗匪山贼犯了事儿被关进大牢,赵飞龙也都会上下走动,不惜余力的托人打点。由于他江湖中的朋友多,白道又都熟识,所以在北平一带名声大振。


    白道,南方北方,山贼响马,土匪大盗,只要是一听说赵飞龙是带头儿唱戏的(镖局行话叫保镖的为唱戏的),甚至只要一看打出的是赵飞龙京都宏镖局的眼(镖局行话叫镖旗为眼)大都给他个面儿,放他过去。


    自从赵飞龙带镖后,两年间,京都宏镖局都没有出过一次丢镖的事件,镖局也因此扬了名,立了万,尤其是在北方。北平城里寻常的富余人家,平时要是有个什么贵重物件打算送到外省的,都争先恐后,排着队请京都宏镖局为他们出镖。有时候连一些达官显贵也不相信自己的家丁,跑到京都宏镖局来请他们出镖。


    自从赵飞龙扬名立万之后,洪百川这心里面也说不出是喜是忧。喜的是:自己最爱的徒弟威震江湖,忧的是:恐怕自己这庙小,以后留不住赵飞龙。每每一想到爱徒赵飞龙,成家立业以后有可能离自己而去,洪百川就会黯然销魂的舍不得。


    洪家的这京都宏镖局,从建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几代人的打拼,要说十九世纪末的那会儿,也曾是名扬大江南北,但到了二十世纪初,自从黑驴(镖局行话叫洋枪为黑驴)这玩意儿冒出来后,武功就越来越不管用了。尤其是这几年,山里的芒古(镖局行话叫贼为芒古)大多也都配上了黑驴,镖局这行当,更是一天比一天难干。城里几个大大小小的镖行近些年都66续续的关了张。一想到父辈们拼了性命才创下的这京都宏镖局,传到自己手里有可能会保不住,洪百川心如刀割,泣下沾襟。


    怎么才能把自己的爱徒,永远留在身边呢?就这么着,洪百川在心里盘算了一年的光景,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赵飞龙和自己的闺女洪柳自幼一起长大,那可还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如把洪柳许配给赵飞龙,一能留住赵飞龙的心,二也算是给洪柳找了门好亲事。洪百川拿定了主意,马上就开始和老伴儿一起撮合赵飞龙和洪柳两人。赵飞龙对洪柳也不是没有感情,又经师傅师娘这么一劝说也就同意了。洪柳更是没得说,第一在那个年代一切父母做主,第二洪柳对赵飞龙也早就心存眷慕之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那会儿,人们结婚都早,洪家是习武开镖之家,更是不拘小节,就这样那一年的春天,赵飞龙十九,洪柳十七,两人把婚给成了。洪家上下欢天喜地,喜气洋洋。又过了三四年洪柳为赵飞龙还生了个大胖小子。


    由于同行6续倒闭,没有了竞争,京都宏镖局又有了赵飞龙做顶梁柱子,几年下来,不但没有关张,反而比以前买卖还更加红火了。赵飞龙还在原来镖局的经营基础上,开设了几个武馆,教人学武,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自卫。


    买卖好了,洪百川看在眼里,甜在心上。这一天,他和自己的两个儿子洪奎、洪武商量,你们两个脑子笨,不像是你们妹夫,他人活分,头脑也灵光,咱洪家的家业我看以后只有交到你们妹夫他手上打点,才能维持发展。洪奎、洪武两个兄弟为人厚道,极为孝顺。再说这几年赵飞龙为洪家立下的功劳有目共睹,单单是说他想到的那个开办武馆的一个主意,就为洪家这两年挣到了大把的票子。一听父亲说出想把家业交给赵飞龙妹夫打点也都没有什么异议。谁叫自己哥俩个脑袋笨,不懂经营呢。这要是没有妹夫,恐怕京都宏镖局一两年前就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关门儿了。


    父子三人下了决心以后,准备第二天去找赵飞龙谈,把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他全权负责。正在这个时候,父子三人忽然听屋外两个徒弟在大声的议论:


    “你听说了吗?矛盾老人要来北平定居了。”


    “听说了,听说了。好多武林的名家都准备去拜会这位矛盾老人呢。”


    “要是咱们能被矛盾老人收为弟子那该多好啊!”


    “做你的白日梦去吧!矛盾老人也会收你这样的做徒弟?”


    洪百川听到了这里,把脸往下一沉,对两个儿子说道:“去,把他们两个给我叫进来。”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比武


    要说这矛盾老人来北平在武林中可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件。矛盾老人师从晚清十大高手之一的郭云深大师。他的大师兄李存义生前也是武林界的泰斗,不但得到了形意拳名家刘兰和郭云深大师的真传,而且还兼从董海川习八卦掌。连李存义的弟子韩慕侠都位列这晚清十大高手之一。这师傅、师兄如此了得,师弟又怎么差的了呢?


    洪百川对这位矛盾老人那真是如雷贯耳,现在听到外面自己的徒弟议论这件事情,当然是要打听一下。于是叫洪奎把这两个徒弟叫到了屋里。


    洪百川一看,这两个徒弟一个叫王可,另一个叫周汉。都是赵文龙刚刚招上来不久的徒弟,两个人家庭富裕有几个闲钱,上月刚刚交了学费在武馆里面学拳。


    洪百川看了这两个新徒弟,脸上假装不悦的问道:“你们在外面吵吵什么,自家的拳还没练好,就想去学人家的功夫吗?”


    王可比周汉机灵一些,一听这话知道刚才两人的议论被洪百川听到了,开武馆的最不喜欢自己的徒弟被别家挖走,赶忙说道:“我们只是听说矛盾老人来了北平,心生好,想去看看。要说这拳还是咱们洪家的厉害啊。”


    洪百川听了心里好笑,这王可也真是够会拍马屁的,自己这点功夫自己还不知道吗?跑到矛盾老人那里去卖弄还不是鲁班门前弄大斧。但王可这话也受用,于是洪百川挥了挥手,示意两个徒弟下去。


    王可和周汉这么一走,洪百川心里可嘀咕上了。要是我真的能和矛盾老人过过招儿,那可真是给京都宏镖局长脸,以后也可以给武馆打一个不花钱的活广告了。在报纸上那么一印刷。要是有效果在豁出点票子,请几个记者多吹吹牛皮,那以后上武馆来学拳的徒弟,还不是呜嚷呜嚷的。


    洪百川和自己两个儿子这么一说,两个儿子不同意。知道自己的爹不是矛盾老人的对手,这万一被打出个好歹的怎么办。洪百川却是不以为然,看着赵飞龙进进出出的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总感觉一身的气力没有地方使唤,怎么办呢?自己一不会经营,二和人拉不来关系。想想自己好歹也还是个镖师,这豁出性命的事情才该是自己干的来的。


    说干就干,洪百川也不准备,马上打听到了矛盾老人的住处,写了张登门拜访的帖子,带着两个儿子直奔矛盾老人的住所而去。


    洪百川把登门拜访贴交给了门房,过了一会儿,矛盾老人居然亲自迎了出来。要说这洪百川在北平的武林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矛盾老人刚一到了这里,没住两天对洪百川就有所耳闻。


    洪家父子三人在客厅喝了杯茶,洪百川和矛盾老人又寒暄了一会儿,话就步入了正题。希望矛盾老人赐教,他所创立的意拳。


    矛盾老人开始推脱说自己身体欠佳,但洪百川使劲这么一说,矛盾老人暗想:意拳刚刚创立,也是需要推广,叫更多的武林同行了解,没有什么坏处。于是就含笑答应了洪百川,结果:洪百川败。


    其实洪百川败的并不服气,要说以这矛盾老人这么大的名头洪百川败了,自己倒也心甘,但可惜的是这矛盾老人根本没有和自己过招。


    矛盾老人初到北平自知虽是比武切磋,但一真的动起手来,拳脚无眼,难免会有一方受伤。于是和洪百川提出了文斗的请求。学武之人都讲究下盘要稳,矛盾老人提出和洪百川比试扎马步的功夫,看谁扎的时间长,谁就取胜。洪百川虽然心里面不情愿,但是客随主便,再说矛盾老人这么大的名头,要和自己比试习武的基本功儿,也算是看的起自己,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结果马步扎的没有矛盾老人时间长,扎的没有矛盾老人稳,自然也就败了。


    洪百川哪里知道,站桩其实是意拳的精髓。一面站桩,一面试声试力,意拳就是这么炼成的。别小看了这站桩的基本功夫,试想万丈高楼不可无地基,只有练好了站桩配合上调解气息发声,也就是意拳讲的试声,才可以养出内气,也就是意拳讲的力。意拳练的好坏,大半是看这试声试力练习的到不到家,够不够火候,体内的真气存的够不够足,至于那些武功套路,意拳甚至从来不练。


    洪百川回到了家里,心里这叫一个懊心。扎马步败了,这算是什么?洪家祖辈传下的拳法,那都是讲究个拳不离手,为了振兴镖局,洪百川更是日日夜夜的勤加练习,每天别人练三、四个钟头的拳,洪百川就练六、七个钟头的拳,自己的体力能举几下4o斤的石锁,他就举6o斤的石锁。如今洪百川虽已是年近半百,但力气却比得上两个壮小伙子加起来,这几路洪家拳法,洪百川更是打的出入化。今天怎么就扎马步输给了矛盾老人呢。洪百川心里想不通。


    第二天,洪百川叫上自己的两个儿子又去登门拜访矛盾老人,这次上来就要求和矛盾老人过招,说上回比试扎马步不算,真的和人动起手儿来,这扎马步站桩什么的,不一定能派得上用场。所以只有过招才能分出胜负。矛盾老人笑了一笑,对洪百川说既然马步站桩打斗时候派不上用场,闪躲的灵巧就一定可以派上用场了。于是提出自己和洪百川都用青布蒙眼,叫洪百川的两个儿子,各手拿一把石子儿,分别去丢自己和洪百川。结果洪奎手里的石子,一个也没有丢到蒙住了眼睛的矛盾老人。洪武手里的石子儿,却一个没少,直到最后一个石子丢出,都打在了洪百川的身上。


    洪百川回到家里,心里面还是郁闷。要说这蒙眼躲石子,躲避暗器确实有用,但真动起手来,光是能躲也不一定取胜啊!他不知道,其实这是意拳的另一门功夫,叫做:走步,也称摩擦步,它是意拳训练体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所谓摩擦步,是指我们脚步移动时,脚底与地面似接触似不接触,而且在意念活动中与地面不停地摩擦着前进或后退,实际上摩擦步就是腿与脚的试力,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中级阶段练习摩擦步,需要用布把眼睛蒙上,时刻体会脚下的危机四伏,感觉身体周围潜在的敌手。只有摩擦步练习到了高级的阶段,才可以像是矛盾老人这样,以意识当做自己的眼睛。


    洪百川想了一宿,第二天一早不但叫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而且还约上了多个北平武林的同道中人,去找矛盾老人。他刚一进门,就提出要求:这次一定要比武过招。


    矛盾老人凝望着洪百川,不禁皱了皱眉,这个时候矛盾老人创立的意拳还不能完全的收发自如。以矛盾老人现在的功力,万一,一拳收不住,打到了洪百川的身上,那必定是骨断筋折,立时毙命。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变故


    矛盾老人见洪百川第三次要求比武过招,没有办法只好和他动起手来,结果没有几下,就一拳把他打倒在地。虽然矛盾老人这一拳留有情面,但也着实不轻。洪百川被两个儿子扶着才回到了家。


    很快北平武林界的朋友,就把洪百川比武受伤的消息告诉了赵飞龙。赵飞龙赶回家一看,师傅半躺在床上,用手捂着胸口感觉发闷。赵飞龙看了心痛,晚上琢磨这矛盾老人创立了意拳,也算得上是一代宗师,怎么能下手这么重呢?


    第二天,赵飞龙前去拜会矛盾老人。


    矛盾老人这次来北平的主要目的是在北方武林推行介绍,他新创立的意拳。赵飞龙虽然年纪不大,但矛盾老人第一天到这里来,就听人介绍过这个年轻人,大家都说他头脑灵活,人脉很广,京都宏镖局主要是赵飞龙在经营运作。


    赵飞龙本是想和矛盾老人理论他打伤了自己师傅的事情,但矛盾老人到底是德高望重的前辈,赵飞龙没敢开门见山,就质问矛盾老人。矛盾老人却是叫人上了茶,坐下来和赵飞龙聊起了武功的修炼和他所创立的意拳。


    赵飞龙虽然每日大部分时间用在打理镖局和武馆的事务上,但实际上是个武痴,一听矛盾老人和自己聊起了武功,聚精会的听着,偶尔也插上一句,竟然把自己来这里的目的给忘了。


    矛盾老人也是非常喜欢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感觉他头脑灵光,悟性很高。要知道这意拳没有固定的招式,要是一般的练练,强身健体那是谁都可以练习,极其容易普及,但是如果想练的如火纯青,甚至是到达最高级的阶段。那大半是要靠练功者的悟性和对意拳的意境体会,才可以练成的。矛盾老人忽然发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个练习意拳的好苗子,许多只可意授无法言传的意拳心境,赵飞龙一点就通。


    就这样,一老一少像是久别重逢,又像是相互找到了知音,从早晨一直聊到了日头偏西。连中午饭赵飞龙也是在矛盾老人家吃的。


    赵飞龙的确是个武痴,回到家里,对矛盾老人所说的无固定招式,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的理论琢磨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就又跑到矛盾老人家,求教意拳的深邃之处,矛盾老人也是不厌其烦,耐心的为赵飞龙讲解。


    就这样一连五天,赵飞龙都是每天泡在矛盾老人家里,求教意拳的功法。矛盾老人惊的发现,赵飞龙对意拳的领悟一点就通,许多人需要练习几年,他却是听了就明白其中的道理,虽然实际修炼还有待检验,但这也大大的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就这样到了第六天,矛盾老人对赵飞龙说,我明天就要离开北平了,你如果对意拳真的感兴趣,不如我收你为徒,以后你和我一起去行走于大江南北,把意拳发扬光大。


    赵飞龙一听惊讶的问道:矛盾老人不是说要定居北平吗?矛盾老人微笑道,意拳初创,需要推广,我又怎么能长期的呆在一个城市呢。我明天开始,要云游中华大地,把意拳演示给武林的各路英豪,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做这件事情吗?


    赵飞龙听了心里犹豫了,如果随矛盾老人云游天下,洪家的镖局和武馆这一大摊子事情以后谁去打理呢?有心不去吧,矛盾老人只是和自己讲了意拳的道理,但是这意拳的招式,却是一点也没有透漏。要知道那形意拳巨擘郭云深大师当年所向无敌,有“半步崩拳打天下”之美誉。郭老的绝技:半步崩拳,乃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绝学。要是矛盾老人收了自己为徒,想必也会把这郭云深大师的半步崩拳连同意拳一起传授给自己。赵飞龙原本就是个武痴,转念又一想,只要有了半步崩拳的绝学,以后为洪家再多开几个武馆那还不是易事,想这天下的好武之人,要是知道自己学会了那半步崩拳的绝技,还不踏破了门槛子的来找自己学拳。想到了这里,赵飞龙立即就答应了矛盾老人,拜他为师,跟随他身边去云游天涯。


    赵飞龙答应了矛盾老人后,起身告辞。回到家里,他只把这件事情和自己的妻子洪柳讲了,怕师傅、洪奎、洪武阻拦所以没有和他们三个说。


    洪柳问赵飞龙,也不知道他跟矛盾老人这一走需要多长的时间。赵飞龙含含糊糊的回答也许要个一年半载。


    洪柳听了心里不是很情愿,这个时候洪柳已经又有了赵飞龙的骨肉,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他。再说她和赵飞龙的大儿子赵亚楠年岁还小。自己一个人带着刚满周岁的赵亚楠,再生一个孩子,可怎么办呢?


    洪家就洪柳这么一个女孩,她从小也是娇生惯养,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想到自己刚满二十二岁,连她洪柳还都算是个孩子,一下子叫她一个人再生一个,还带个刚满周岁的儿子,洪柳心里怎么能不紧张呢。


    虽说洪家是个大家,也有几个老妈子佣人什么的,但洪柳这心里头总是感觉生孩子的时候赵飞龙不在,这心里头不是很踏实。


    洪柳虽是这么想,但也深知丈夫从小对武学的痴迷,这对他来说,也是个天大的机会。所以嘴上没有阻拦他。就这样赵飞龙第二天一早收拾了行囊,跟随矛盾老人一起云游天下,去推广意拳了。


    最初的时候赵飞龙自认为只是出去个一年半载的,也就能回洪家了,可是谁承想这一去就是九年的光阴。


    时光腐朽,日月倾城下。


    流年似水未等人。


    悲、悲、悲、


    悲,往事如烟,悠长岁月尽蹉跎。


    悔、悔、悔、悔,东流逝水,叶落纷纷,弄了浮生欠余生。


    赵飞龙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一离开。京都宏镖局、洪家武馆连同洪百川的命运,都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故。


    这变故不仅仅是发生在了洪家身上、整个北平城的百姓,乃至整个中华大地,也都从那一年开始遭受了一场浩劫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战乱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遂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1937年o7月o9日《申报》3版登载了《日军炮轰宛平县城》一文:


    华北形势突变


    日军炮轰宛平县城


    两度冲突伤亡者颇众入晚又闻炮声


    双方对峙中日竟要求我方军队撤退


    我驻军坚决表示愿与芦沟桥共存亡


    平津戒严秦德纯等商议应付方法至深夜未散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tj、北平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1937年7月3o日,**因伤亡惨重被迫撤离tj,tj沦陷,同年8月8日日军进入北平。


    洪百川最后的一点渺茫希望也彻底的破灭了。


    赵飞龙走后,洪百川虽然是又气又恨,但自信只要自己和两个儿子拼出性命来经营,这洪家的镖局不会倒。不要说赵飞龙只是对洪柳说跟随矛盾老人外出云游个一年半载,只要他愿意,出去闯荡个两三年,有洪家武馆源源不断进来的票子,这镖局也至少是可以维持下去。


    洪百川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仗,还真的会打起来!而且紧紧是一两天的功夫,北平就被日本人给占了。


    北平,北平。如今的北平城可不太平了。现在北平的街头巷尾,到处可见持枪佩刀的日本兵,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谁还有心思学拳呢?这个到处是日军的北方,又要镖局还有什么用呢?


    镖局摘牌匾的那一天,洪百川没有去。


    他怕,怕看见父辈几代人用性命拼杀创下的家业,就这么的败在自己手中。


    他痛,痛自己费尽心思却还是没有可以力挽狂澜。


    他恨,恨这个时代不给自己留下一份念想儿。


    他悲,悲自己没有脸面去见埋在地下的父亲。


    洪百川一个人摇摇晃晃的进了祠堂,冲着先辈的灵牌含泪的磕了几个头,眼前一黑,人事不省。


    7月炽热的阳光射进了屋里,赵飞龙此刻的心却是没有这天气那般炎热,而是冰冷冰冷的。他双手捧着一张sh的申报,坐在长藤椅上,一个字一个字,不安的,读着那报纸的第3版。这已经是今天上午,他第八遍读这篇《日军炮轰宛平县城》的文章了。报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印在了赵飞龙的脑子里,他几乎已经可以背诵下来,但还是想从报纸的字句中,寻找到更多的什么细节,去更深的了解北平那里发生的一切。


    回去,回到洪柳身边,一个念头在赵飞龙的脑海里闪过,但这个念头稍纵即逝。我回去又能起什么用呢,不如在这里和矛盾老人学好拳法,最好也学会那郭大师的看家绝技,半步崩拳。以后在南方开一家武馆,把洪柳和师傅他们都接过来,远离战火。可是矛盾老人为什么就不传授给我那半步崩拳呢?难道是我有什么做的不到的地方?赵飞龙心里琢磨着。


    每当遇到困难,赵飞龙总会给洪柳写一封信。但是写完后的信,赵飞龙又都同样的会把它扔到纸篓里面。


    我一定要把那个半步崩拳学到手,再回北平,总不能就这么无功而返吧。我现在写信,洪柳告诉了师傅他们,来信必定会逼我回去。来信,赵飞龙这时候是真的渴望有一封家书,捏在自己的手里啊!但是理智使他的内心清楚,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说自己,从来都没有往北平寄过一封信。就是寄去了,自己在每个城市最多停留也不会超过一周的时间,北平的回信,自己又怎么能够收到呢。


    忍,忍住,不给家里寄信!赵飞龙暗暗的对自己说。他生怕这信一寄出去,自己那最后的防线会被彻底的击垮,在思乡的情绪下,促使他没有学会矛盾老人的那半步崩拳绝技,就返回北平。


    赵飞龙心里非常清楚,洪家的家业就是洪百川师傅的命,家业在洪师傅在,家业丢洪师傅亡。


    洪家的京都宏镖局自从他爷爷187o年创立之后,不知付出过多少心血。最疼爱洪百川的叔叔,当年就是出镖时为了保护镖车丧的命,洪家把这镖局传到洪百川的手中,洪百川那真是把这镖局的存亡视作比生命还珍贵。


    我一定要学成这半步崩拳,再回北平去见洪师傅和洪柳。赵飞龙暗下了决心。


    第二年,洪柳又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赵亚东。带着两个孩子的洪柳更想丈夫了,要说这半年也过了,就是要等一年的时间,赵飞龙顶多到年底也就该回来了,每当想到赵飞龙年底前就会回来,洪柳总是暗自欣喜。可是他为什么连一封信也不往家里寄呢?


    洪柳拿起了笔,伏在桌子上,写了一封短信,封口的时候却又不知道怎么写寄信的地址,只好把这封信塞到了床头的褥子底下,一个没留意,另外的几封信从褥子底下滑落到了地上,洪柳捡了起来,掀开了褥子,底下满满的一堆没有寄出去的信。


    “小妹,你快去看看爹吧,他的病又重了。”洪武忽然跑了进来,急切地呼唤洪柳。


    洪柳匆匆的把信压在了褥子底下,随着洪武一同奔到了父亲的房间。


    床上半躺着一个老人,双目的光芒有些浑浊,刚满五十岁的人,头发却已经全部花白,他的脸很瘦,瘦的甚至有些嘬腮。他的面容很憔悴,憔悴的甚至是显得奄奄一息。他病骨支离的伸出一只手捂着洪柳的手,有气无力的说道:“飞龙跟你说,年前就回?”


    洪柳冲着老人含泪的点了点头。


    那老人便是一年前精饱满,身强力壮的洪百川,他听了洪柳的话,脸上展露出了笑容,眼睛也显得明亮了一些,嘴里低声的说道:“回来好,回来好啊。要是一家人团聚过个年,那该多好啊。”可能是过于心悦或是说话太耗体力,洪百川说了这么一句话,就不间断的干咳了起来。


    “爹,您好好养着身子。别多说了。”洪武在一旁劝着父亲。


    “是啊,大哥说的对,您这个样子,叫妹夫回家看了,心里多难过啊。”洪奎也站在那里一同和弟弟,劝解父亲。


    洪百川等咳嗽过去,缓了缓儿后,又长叹了口气,难过的说道:“飞龙这孩子,怎么连一封信也不往回寄啊?这兵荒马乱的,他一个人在外面,别再出什么事儿。”


    洪百川说完了这句话,闭上了眼睛,洪武看了看洪奎,洪奎看了看洪柳,洪柳低着头,担心眼前父亲的身体,更担心现在不知是在那里的丈夫。。。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回家


    要说赵飞龙真正的敬仰矛盾老人,从心底把他当做师傅,那还是在抗战的期间。更新最快 在此期间矛盾老人击败多名日本柔道剑道高手,为中华扬了威。


    最让赵飞龙刮目相看的是,矛盾老人这意拳还可以治病救人,尤其是对一些医药无效的慢性病患者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以前赵飞龙练习的功夫除了拳法套路外,就是举石锁什么的。矛盾老人常常对他说如果一个人,每天只知道消耗,却不练气养气,那早晚身体会被挖空。赵飞龙开始也不以为然,但到了矛盾老人这里,矛盾老人要求他每天站几个钟头的桩,意念随着真气流动,赵飞龙感觉每天清气爽,有一天偶尔试了试自己气力,居然比以前每天练习举石锁的那段时间还要大的多。


    就这样赵飞龙跟随矛盾老人身边这么一呆,就呆了九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那一年,赵飞龙才随矛盾老人又一次回到了北平。


    矛盾老人笑着和赵飞龙说道:你该回家去看看了。赵飞龙却是面露难色,显得无比的尴尬。


    经过矛盾老人这么一问才知道,赵飞龙跟随矛盾老人出来这九年,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练习站桩,一小部分时间用来练习摩擦步伐,只是偶尔才会和矛盾老人进行几下推手的训练。赵飞龙当时正是三十几岁的壮年,也有些好胜的心理,这出家门九年了,一点功夫都没有学到,叫他怎么好意思回家见人呢。


    矛盾老人听了赵飞龙的叙述后不禁笑了起来,对他说你运气站好用脚向地面跺一跺。赵飞龙这一跺脚,地面上几块青砖立时裂开了几道缝。很明显,地上的砖已经断成了几截,只是因为砖被镶嵌在了地上,这才没有粉碎。赵飞龙虽是欣喜,但却不知道在实战中会不会派上用场。这九年,赵飞龙从没有和人过招,当然对这实战心里没有把握。


    矛盾老人似乎看出了赵飞龙的心思,对他说道:你每天练习摩擦步,反应速度现在已经相当灵敏,一般的高手如今无法轻易的击打到你。你当下内力丰厚,可以跺脚石开,如果是打在人的身上,势必也轻不了。你一直随我练习意拳,悟性也很好,出拳时不必多想,更不要去管什么招法和拳套,我想现在你已可以用意念去引导动作了。你大可放心,以你当下的武功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赵飞龙听了矛盾老人的话后,心头大喜。


    1946年的一个中午,赵飞龙兴高采烈的回到了洪家,想到马上就可以又见到自己的儿子和洪柳,赵飞龙心里抑制不住的亢奋。当然了必须先要去拜见的,还是洪师傅。


    赵飞龙兴冲冲的口里叫着:洪师傅、洪奎、洪武我回来了。他一面叫着,一面高兴的进了院子。出乎赵飞龙意料之外的是,洪家大院里异常的宁静,过了好半天,洪武才慢吞吞的走了出来,见了赵飞龙,脸上先是一惊,接着冷淡的站在原地不动。


    赵飞龙见了洪武心情说不出的激动,两步跑了上去拉住洪武的手,说道:“洪武,我回家了。”


    洪武脸色淡然,望着赵飞龙一语不发。


    这时候,洪奎跨步走出了房门,先是一惊,接着脸上没有惊喜,却是带着一丝的怒气。


    赵飞龙哪里知道在这九年里,洪家的家业彻底的衰败了,去年连最后的一个家丁也因为发不出钱来,被洪奎无奈的打发回了原籍。


    这九年,洪家对赵飞龙的感情也有着剧烈的变化。是啊,九年,九年的时间啊!第一年,洪家还在牵挂赵飞龙的安危。第二年,洪家还在惦念着赵飞龙的近况。第三年,洪家开始抱怨赵飞龙怎么没有音讯。第四年,由于洪百川就病不起,洪奎、洪武开始常常埋怨他。第五年,连洪百川也对赵飞龙有了看法。第六年,洪柳开始怀疑丈夫是否出了什么不测。第七年,洪柳开始对两个儿子说你们的爸爸也许已经不?br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