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其他类型 -> 霖安异闻录

霖安异闻录(9-1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霖安异闻录】(9-10)


    作者:鲫鱼豆腐汤


    2025/09/01发表于:001


    字数:6,290 字


    第九章:斗室生香


    苏夜白携画卷返回家中,与去时不同,他的步履匆匆,心中已有所牵系。邮箱 LīxSBǎ@GMAIL.cOM发布\页地址)www.01BZ.cc^  等到回了旧宅入了书斋后,他便选定正对着书案的墙壁,小心翼翼地将那幅《素衣吟月图》悬挂妥当。


    画卷展开的瞬间,整个屋内,都流动起了清雅的光辉。


    那股独属于旧纸堆的沉寂之气,竟然被画中透出的几分清雅灵韵悄然冲淡了不少。


    他退后两步,望着画中人,轻声问道:“墨娘,此处如何?”


    画中传来墨娘带着一丝欣慰的轻柔声音:“这个地方,有书的香气作为陪伴,有君子作为邻居。对我来说,已经是百年来都未曾有过的幸事了。”


    一句话,便让这间简陋的屋室之中,生出了几分安宁温馨的氛围。


    然而话音未落,异变陡生!书斋内的烛火,竟猛地一跳,它的光焰,也由温暖的黄色,转变成了幽冷的青色。


    一股夹杂着烟火焦味的凛冽之气,凭空升腾而起。


    苏夜白回头看时,只见自家那位灶君,正巍然屹立于灶台之上。


    他那由油烟所凝结成的身形,竟比往日里凝实了数倍,脸上那两点火星般的眸子,正死死地钉在那幅画卷之上,其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敌意。


    “苏夜白!你是不是疯了?所谓灶台,乃是一家之中‘阳’火的所在,司掌鼎鼐,调和五味。它所主管的,是生食、人气、暖寿的功业!一家之宅,向来由灶火定鼎乾坤,维系冷暖。现在你竟敢带回一个积年女鬼,她一身阴寒之气,鸠占鹊巢,难道是想让我这炉火,永世不得安宁吗?”


    苏夜白见灶君怒火中烧,并且已是将矛头直指墨娘,他连忙上前一步……用身体挡在了画卷的前面,并对着灶君深深地作了一个揖,说道:“神君息怒,此事是在下思虑不周,与墨娘无关。她……”


    他话音还未落下,画卷之中便传来了墨娘清冷的声音,打断了他:“苏先生,你不必为我分说。”


    那声音随即转向了盛怒的灶君,不卑不亢地继续说道:“我乃诗书之魂,所凭者‘文心’,所养者‘静气’,与你那油腻的烟火之气,本就泾渭分明,道不同不相为谋。”


    灶君大怒:“好个牙尖嘴利的女鬼!巧言令色,只不过是想逞一时口舌之快罢了


    !如果没有我这烟火气,你们这些所谓的文人骚客,难道是靠餐风饮露来过活的不成?在这家中,究竟是你那虚无缥缈不接地气的‘静气’重要,还是我这实实在在滋养性命的‘烟火气’重要,今日,便要让你我分个高下!”


    尊严让他不容许在这象征着“家”的根本问题上,有半分退让。地址发布页*})ww{w.ltx\sdz.com(


    他怒哼一声,将矛头从辩论转向了他最为自豪的领域。发布页Ltxsdz…℃〇M


    灶君不再看苏夜白,而是用那由烟火凝成的手指,直指墙上的图画,用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宣布道:“多说无益!我与你,便在这‘食’字上,见一个真章!”  “就让这小子来做评判,”


    他斜睨了一眼苏夜白,“你若输了,便自寻他处,再不许踏入此宅半步!”  画中的墨娘,声音依旧清冷,却透露出了几分傲然之意:“倘若是你输了呢?”  灶君在听了这话之后,猛地一拍自己那由烟气凝成的胸脯,这个动作竟震得几点火星飞溅开来:“若输了,我便承认你这‘书卷气’也是此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此你我阴阳共处,再不相扰!”


    一场关乎“居住权”的奇异斗法,在这一刻,便算是正式立下了盟约。  灶君战意高昂,他当即一晃身,便落在了苏夜白那宽大的书案之上,并将那处当成了斗法的“道场”。


    他用手捋了捋那并不存在的胡须,对着墙上的画卷用傲然的口气喝道:“女鬼,你且看好!今日便让你知晓,什么才是真正的‘一家之本’!”


    说罢,他冷哼一声,指向苏夜白那小小的厨房,言道:“便用这凡间的俗物,让你见识一下何为真正的‘神技’!”


    灶君身形一晃,已是从厨房中摄来一小块猪肉,几片菜叶,与一碗白米。  只见他对着灶台大喝一声“起!”灶眼之中便凭空地燃起了一朵纯青颜色的火焰。


    他将凡间食材投入锅中,颠勺挥铲,动作看似寻常,却自成一股行云流水般的韵律。


    锅碗瓢盆的碰撞之间,竟听不出半分嘈杂,反而如同是玉石在相互敲击,发出了金声玉振般的声响。


    不过是顷刻之间,那寻常之物便已经被烹制成了一道热气腾腾、香气几乎能浸透人魂魄的“人间佳肴”——一道完美的“狮子头”;而那碗白米,亦在他施为之下,化作了一甑香气扑鼻晶莹剔透的白饭。


    佳肴既成,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书斋。


    苏夜白只是闻了一下,便觉的食指大动,腹中雷鸣。


    灶君看着苏夜白的反应,又瞥了一眼墙上那沉默的画


    卷,得意洋洋地开口挑衅道:“如何?你又拿什么来比,就凭那虚无缥缈的‘书卷气’?”


    面对灶君那霸道绝伦的“人间烟火”,墨娘并未显露出怯意。发布页LtXsfB点¢○㎡ }


    画卷之中,反而传出了一声极轻的冷笑。


    在那笑声散去之后,画卷便又重新归于沉寂。


    然而就在这极致的安静之中,一丝若有若无的声音,开始从画中响起。  那声音,起初如同冰下泉流,幽咽难闻,继而渐渐清晰,若风拂松涛,最终化作了珠圆玉润的吟诵。


    这声音所吟诵的,正是那首关于“琼林宴”的古诗:“玉脍金齑非所盼,冰魄云腴始是真。樽前若许嚼明月,不负人间……”


    它的每一个字,并不仅仅是传入苏夜白的耳中,而是如寒鸦赴水,悄无声息地落入了桌上的那碗清水之中。郵件LīxsBǎ@gmail.com?.com发布(</


    只见水面之上,雾气氤氲,蒸腾若梦。


    那些落入水中的“诗句”,竟然在雾中凝结塑形,化作了一道冰雕玉琢的虚幻冷盘,通体散发着月光般的清辉。


    然当那碗中幻象凝成的瞬间,苏夜白分明看见,墙上画卷之中,墨娘的身影似乎也随之黯淡了一分。


    他心中一紧,正欲出言关心,那灶君却已等不及了。


    他挺起了本就滚圆的胸膛,脸上是再也按捺不住的得意之色。


    他对着苏夜白,用一种近乎命令的语气催促道:“苏小子,快来尝尝本神君的手艺!这可是凡人几辈子都吃不到的珍馐!”


    苏夜白闻言,只得暂且将对墨娘的忧虑按捺下去。


    他看向书案,只见其上一左一右正陈列着两样物事。


    在左边的,是灶君所烹制的“狮子头”,它的香气,能够温暖人的脏腑,可以说是养身之珍馐,饕餮之极味;在右边的,是墨娘所化成的虚幻冷盘,它的清辉,能够安静人的心神,可以说是养心之妙品,方外之清供。


    一实一虚,一阳一阴,这便是此番斗法的最终结果了。


    他先是走到狮子头前,并未动筷,只是深吸一口那凝而不散的香气,便闭上眼睛称赞道:“此香醇厚绵长,入鼻即暖,仿佛能解世间一切饥寒困顿。这真是神品啊。”


    这话灶君听得是心花怒放,捋着不存在的胡子,仿佛已胜券在握。


    随后,苏夜白又走到了那道虚幻的“冷盘”前。


    他同样没有动筷,而是凝视着那道由诗句构成的佳肴,用一种缓慢的语调,接上了墨娘方才吟诵的诗句,将那首关于“琼林宴


    ”的古诗一字不差地背诵了下去。发布页Ltxsdz…℃〇M


    待他背诵完毕,那碗中的幻象便也随之缓缓散去,只留一碗清水,似乎比先前还要更加清冽。


    灶君看得莫名其妙,用急切的语气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不吃?快快评判,究竟谁输谁赢!”


    苏夜白转过了身,先是对着灶君作了一揖,又对画卷作了一揖,最后缓缓说道:“神君的技艺,是将凡俗之物,转化为珍奇的菜肴,这可以说是滋养身体的根本;墨娘的韵味,则是将诗的意念,凝炼为心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滋养心绪的根源。”


    他顿了顿,接着才揭晓了最后的答案:“身体如果没有根基,那么心又如何能够依附呢?心如果没有归属,那么身体又如何能够安宁呢?身与心,本来就是一体的,又如何能够分出高下?”


    “只是,神君的佳肴,是用来果腹的。而苏某方才已就着她这道‘天上珍馐’,多吃下了三碗您煮的饭。”


    “敢问神君。”


    他最后这样问道,“一个家,若是离了能下饭的菜,或是离了能就菜吃的饭,还算得上一个完整的家吗?”


    灶君闻言,当场愣住。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却发现对方的这番话听起来是歪理,但在仔细思考之后,竟然是圆融自洽,没有可以反驳的地方。发^.^新^.^地^.^址 wWwLtXSFb…℃〇M


    他那张被火光映得红光满面的脸憋了又憋,最终气得“哼”了一声。


    “歪理!尽是些读书人的歪理!”他悻悻然地一跺脚,终究还是认下了这个结果。


    身形一晃,便化作一缕夹杂着火星的青烟,钻回灶台里生闷气去了。


    书斋之内,重又归于了彻底的宁静。


    在这片安宁里,苏夜白恍惚间似乎捕捉到一声极轻快的笑,待要侧耳细听时,那轻柔的声音已然消散,只余下一室微暖的心绪。


    第十章:獬豸问冠


    苏夜白在书斋中连续作画数日,只觉得心神劳顿。


    这日偷闲,便信步至城中最是热闹的“忘忧茶楼”,想听一听近日声名鹊起的说书人“奇方居士”讲书,权作消遣。


    他寻了个僻静角落坐下,点了一壶清茶。


    只见那茶楼正中的高台之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说书先生,正醒木一拍,朗声言道:“列位看官,今日不讲前朝旧事,单表一桩就发生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格物书院里的新鲜奇闻!”


    “要说这格物书院,那可是咱们霖安府的文脉所在。╒寻╜回?╒地★址╗ шщш.Ltxsdz.cōm可您知道,这书院里,最奇的是


    什么?非是那藏书万卷的阁楼,也非是那学富五车的鸿儒,而是它大门之旁,那尊自建院之初,便已立下的上古神兽——獬豸的石像!”


    “院志有载,此兽有灵,能辨是非,善断曲直!若书院之内,有天大的冤屈,它便会对天长啸;有颠倒的黑白,它便会怒目圆睁!其声如雷,其目如电,用以警示世人。这事儿奇就奇在,这尊神兽它已经足足沉默了百年之久!”


    “可就在前不久,这百年的沉寂,却被一个女子给打破了。”


    话说这书院之内,新近来了一位女学生。此人一入书院,便引得人人称羡。观其仪态,如闲云之孤高;闻其才情,似初绽之兰芳。


    然,列位看官,谁又能知晓,在这般美好的皮囊之下,其真实身份竟是一只修行有成的‘人面鹄’?


    这妖物,有三桩特性:其一,天性慕强,最喜攀附权贵;其二,心怀妒恨,尤忌人间才子那份发自肺腑的从容与风骨;其三,吸食怜悯,能将他人的同情,化作自身的修为。


    更有甚者,能口吐一种附骨的‘污墨’,专门用来玷污那些它所妒忌的清白之人。


    而在这书院之中,偏偏就有这么一位学子,姓孟。此人,无显赫之家世,唯有苦读之坚心;无玲珑之口舌,唯有孤高之品性。他沉默寡言,家境贫寒,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与那人面鹄所慕之‘强’、所妒之‘巧’,截然相反。  “列位,这正邪一相逢,它不就得出事儿了吗?”


    “果不其然!那人面鹄,为夺一份本该属于孟生的嘉奖,便设计了一场构陷。  她于众目睽睽之下,佯装被孟生所冲撞,随即是‘扑通’一声,娇弱倒地,未语泪先流,指着那百口莫辩的孟生,泣声啼诉:“光天化日之下,意图侮我清白!’”


    “您瞧瞧,这话说得有多狠!当时在场的众人,哪里还分得清青红皂白?就在这混乱之中,那人面鹄,悄然地向孟生吐出了一口‘污墨’。”


    那墨汁在空中化形之后,便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唰’地一下印在了孟生的胸口,成了一块洗不掉擦不去的污渍,还散发着淡淡的恶臭!


    这孟生是百口莫辩,千言难诉!那周遭的指责,如针刺耳;那四下的非议,似利刃穿心!他本是寒门出身,身后是老母的殷殷期盼,身前是恩师的谆谆教诲。  “列位,您想啊,这十年寒窗,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一个功名吗?他心里清楚,若因这桩无妄之灾而被书院除名,那便是上愧对祖宗,下无颜见乡亲!思及此处,他只能是打落了牙,和着血


    往肚子里咽。”


    那孟生面色惨白,对着仍在啜泣的人面鹄,深深揖了下去,声音干涩发颤:“今日冲撞了喻姑娘,是在下一时失仪,绝非有意……千错万错,皆在孟某。姑娘雅量,恳请……恳请海涵。此事……能否就此作罢?”


    嘿!他这一退,本想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可哪曾想,他退的这一步,恰恰就退进了那妖物张开的罗网之中!在他这儿,叫委曲求全;可在人面鹄的眼中,这便是畏罪心虚的铁证,更是助长了她的万丈气焰!”


    那妖物一见孟生服软,哭声骤停!


    她猛地抬头,一双泪眼里竟射出刀子般的寒光:“作罢?你好轻巧的一句话!我一个女儿家视若性命的清白,在你口中,竟是能随意作罢的玩意儿?!”  “列位,此言一出,那可了不得!围观的众人本就偏信了她,如今更是群情激愤,那指责之声,是一浪高过一浪,一句狠过一句!都说他‘毫无诚意’、‘罪上加罪’!而那孟生胸口的‘污墨’,在吸食了这无边的冤屈与非议之后,颜色竟变得更深更黑,如同千年沉冤,再也洗刷不净了!”


    自此,所有的人都认为他胸口的污渍是不洁内心的外现。他和他的友人,数次前往书院门外的獬豸石像前,是三步一叩首,九步一焚香,叩首喊冤,祈求神兽能够明辨是非。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地祈求,那尊石兽,始终是死气沉沉,满身尘埃,未曾有过半分的反应。书院的院长,也将此作为理由,对孟生的申诉不闻不问,只说道:“神兽尚且无言,可见此事未及冤屈之境,不过是学生之间的寻常纷争罢了。”  为了维持书院的安稳,院长最终将喊冤的孟生驱逐出了门。


    那人面鹄,可说是大获全胜。


    一时间,是名利双收,风光无两。


    在一次书院的公开大典上,她得意忘形,将一篇从别处窃取来的、赞美‘天地正气’的绝妙文章,当作自己的作品,当众便吟诵了出来。


    “诸位,好戏,此刻便开场了!”


    当她吟诵到‘浩然存万古,清气压百邪’这一句时,异变陡生!您道为何?  她口中这顶天立地的正气之言,乃是窃来的‘虚’;她腹中那见不得光的妖邪之气,却是修行的‘实’!这一虚一实,一正一邪,在她五脏庙里,自己就先天雷勾动地火,噼里啪啦地打起来了!


    几乎是在同一瞬间,书院门口那尊百年未动的獬豸石像,它眼中的石屑,是‘簌簌’地落了下来!它,活了过来!


    “在场


    所有的人,都以为神兽将要扑杀那只显出原形的人面鹄。”


    然而,那獬豸只是用它那对燃烧着火焰的石瞳,冷冷地瞥了一眼那只惊慌失措的妖禽,随即便猛地转过了头,望向了主席台上那位正襟危坐满脸错愕的院长。  獬豸并未咆哮,而是张开石口,发出一道洪钟大吕般庄严的声音:


    “‘尔位在其位,可见善?’‘可见恶?’‘可见冤?’‘既见皆不见,汝冠何用?’”


    话音未落,院长头上的冠冕,应声而裂,当场化为齑粉!


    “审判过后,獬豸之像,便重又归于石质,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说到此处,那说书先生将醒木猛地一拍,吊足了所有茶客的胃口。


    他清了清嗓子,紧接着便拿起一旁的小鼓,有节奏地敲击起来,用一种又愤慨又痛快的唱腔,将这个故事的结尾,化作了一段在城中流传开来的小词:“嘿!休道那石像无情不开言!


    是哪个


    人面禽心窃高位,却将污墨泼寒门?


    是哪个


    闭目塞听装泥塑,任凭清白化尘烟?


    嘿!


    莫怪妖邪法术玄,须知人祸重过天!


    今日且看神兽怒,


    一声雷


    先劈衣冠禽兽,再震昏官髯!”


    唱罢,台下茶客们纷纷叫好,有人高声叹道:“唱得好!唱得好!更难得是句句实情!那日我侄儿就在书院,亲眼所见!”


    茶楼之内,一片喧腾。


    然而苏夜白却眉头微蹙。


    满堂的喝彩声愈是热烈,他心头那股寒意便愈发刺骨。


    那唱词虽听着痛快,却如烈酒浇块垒,灼喉却不化郁结。


    他无心再留,放下茶钱,将身后的喧嚣与热闹一并拂去。


    那神兽无声的诘问是冰,那市井怒吼的唱词是火,冰火交织,在他心中铿然碰撞,激得他神魂俱震,难以平息。


    苏夜白回到书斋,将此事说与了墨娘听,随后便问道:“墨娘,我有一事不明。


    那神兽獬豸,它既然能够辨明是非,为何最终所审判的并非是作恶的人面鹄,反倒是那位院长呢?”


    画中沉默了许久。


    最后,墨娘那清冷如玉的声音,才缓缓地响起:“妖物作祟,如浊流漫溢,其害可见,害的是一人一事。”


    “当权在位者自蔽双目,放任自流,看见善而不奖赏,看见恶而不惩罚,看见冤屈而不去理会,致使源清之


    水,亦为之染浊。这源头之失,深入髓理,害的是一院一世之风气,这才是万般不公之始。”


    所以它审的,不是那只作恶的畜生,而是那个默许畜生行凶的人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