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玄幻魔法 ->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83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可随着新政的铺开,政务更加繁忙,从商业到工业,再到海贸,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出现,大明已不可能再指望像从前一样,靠一群翰林出身的人,就可以懂得天下的运转了。01bz.cc【收藏不迷路!:www..CoM 以备不时之需】


    说穿了,就是经济基础已经改变,可配套的上层建筑,对于这个基础却是一无所知。


    即便是聪明如像杨荣这样的人,固然已经拼命的去理解和接受这些新事物,其实也已变得费力了。


    陛下是何等精明之人,早已一眼洞穿了这样的矛盾,这才命太子和张安世制定章程。


    一方面,是考验太子。


    另一方面,也是确确实实的想要找出一个方法来。


    朱高炽听罢,目光灼灼地看着张安世道:“这章程,安世当初说,都交给你去办。可如今,本宫左等右等,也不曾等到你的音讯。几次父皇问及,本宫都不知如何回答。怎么,现在有眉目了?”


    “有了。”张安世笑眯眯地道:“所以才希望与姐夫一道入宫,不过……还需等一个人来。”


    “等一个人……”朱高炽一愣,好奇道:“此人是谁?”


    张安世却是神秘兮兮地道:“一个……姐夫也熟识的人……”


    朱高炽:“……”


    ……


    松江口。


    一艘悬挂着“张”字旗号的巨舰,此时已入港。


    如此巨船,港口上的人可谓闻所未闻。


    在这华亭口岸,这巨船的接驳,成了此地文武吏们的难题。


    要知道,此时大明最大吨位的舰船乃是福船,因而,港口的许多设施,都是根据这样的尺寸来建造的。


    现如今,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大家伙,除了有文吏登船,进行交涉,随后对方拿出了新洲的关防文书,一看是新洲总督府的文书,这文吏没有丝毫的犹豫,新洲乃是芜湖郡王殿下的封地。


    而芜湖郡王殿下,说起来,和这文吏有很大的渊源,这文吏毕业于海关学堂,虽然只是初级班,却是最清楚,芜湖郡王殿下乃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几乎所有新洲的舰船,海关和港口,都会尽力给一些便利。


    此后,便有人随文吏一道下船。


    此人肤色有些黑,却是换上了新的官袍,细细一看,竟是正三品。


    文吏心里诧异,新洲的正三品……好家伙,他已经无法想象对方的身份了。更多小说 LTXSFB.cOm


    好在此人,颇为随和,当即询问这文吏了一些情况。


    文吏连忙作答。


    此人又询问文吏的薪俸。


    文吏道:“每月六两。”


    “不算少了。”这人道:“不过若是在新洲港,只怕能有九两,新洲缺的就是你这般的人。”


    文吏讪讪,下意识地道:“学生在港口工作了这么多年,却从未见过这样的巨船,真没想到,这样的船,是如何造出来的?”


    此人只笑了笑,没接茬,却问:“请人预备几匹马,我要立即入京。”


    这文吏便明白此人并不想回答他的问题,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便识趣地只道:“好。”


    当即,一队人马,火速往京城而去。


    而这文吏,目送这一队人马离开,回头,却看已接驳入港的那一艘巨舰。


    与其他舰船相比,此舰显得格外的魁梧。


    他低声嘀咕了几句,却是突然眼眸微微张大,猛地道:“新洲,孔雀补服,三品……这人莫非是……莫非是那传闻中的新洲长史?叫……叫……杨……杨……”


    他努力地回忆,在港口工作,毕竟也接触过不少新洲的舰船,偶尔也能听闻一些新洲发生的事,只是一时情急,他却又想不起来。


    ……


    “陛下……”


    亦失哈匆匆入殿。


    朱棣颔首。


    他老了,鬓角早有了斑白,脸上也爬上了一道道如刀刻的皱纹。


    只是那一对虎目,依旧锐利有神。


    “何事?”朱棣淡淡地道。


    “太子与芜湖郡王殿下,恳请明日午时觐见。”


    朱棣颔首:“噢。”


    一般情况,这样的奏见,往往都是有大事要入宫面议。


    于是朱棣道:“何事?”


    “说是章程已拟定好了。”


    朱棣听罢,讶异地看着亦失哈道:“拟定好了?”


    他似乎来了兴趣,抖擞了精神,道:“取来朕先看看。”


    一般情况,若是已经拟定,往往会先呈送,给陛下过目,而后再觐见,根据陛下的意思,斟酌着进行更改。


    可亦失哈道:“陛下,太子殿下与芜湖郡王殿下那边……没有送章程,只说明日才有分晓。”


    朱棣听罢,不由失望,纳闷地道:“太子变坏了,也开始学张卿一样卖关子。”


    这时一旁一个声音道:“陛下,不对,姑父……太子殿下,好的很。他不会跟着我爹学坏的。”


    朱棣目光一转,角落里,却有一个小几子,张长生正跪坐在殿中的角落,提笔,正在抄写诗词,此时他忍不住发出议论。


    朱棣年纪大了,可儿孙们却都不在身边,不免寂寞。张长生的入宫,某种程度而言,填补了这个空缺。


    身边偶尔有一个孙辈的人,在他面前述说一些自己当年之勇,往日的荣光,不得不说,这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


    何况此人既是自己发妻徐氏外甥女的儿子,也是自己儿媳兄弟的儿子。


    朱棣微笑道:“你又不用心了。”


    张长生道:“这几首诗,臣已抄写了三十遍了。”


    他耷拉着脑袋,显得不满。


    朱棣的唇角勾起一抹笑,道:“再抄三十遍,朕领去学骑射。”


    张长生先是眼前一亮,可没一会,那方才几乎要溢出来的期许,却突的消散了下去。


    “哦。”张长生点头道:“可是陛下,上一次你骑马,差一点摔着了,我担心……”


    “放你娘个屁。”朱棣气急败坏地道:“朕骑了一辈子马,那不过是给你做一个错误的示范。”


    张长生年岁还小,即使面对当今陛下,也似乎无知无罪,于是道:“胡说,皇后娘娘分明说陛下已经老了,骑不动马了,陛下不该逞强!”


    张长生气鼓鼓地看着朱棣。


    朱棣怒不可遏,感觉自己的自尊心遭受了挑衅,怒道:“放肆。”


    “臣万死。”张长生立即道。


    身为张安世的儿子,这求生欲是很强的。


    说罢,啥也不说,眼眶开始通红,然后提着笔,默默地噙着眼泪继续抄录诗文。


    良久。


    朱棣见他低声抽泣,手中的笔杆子还在挥动。


    当即道:“抄录完了吗?”


    张长生道:“抄了,也没抄。”


    他声音很轻,好像是嚅嗫着说的。


    朱棣则是奇怪地皱眉道:“这又怎么说?”


    张长生诚实地道:“抄了别的,没抄陛下要教我抄的诗词。”


    朱棣站起来,语气温和,道:“抄了什么?”


    张长生道:“我默写的是韩愈的《师说》。”


    朱棣听罢,不由得一愣。


    这师说乃是千古名篇,当然,其中最精彩之处,就在于阐说了从师求学的道理。


    此文重点抨击了不尊师重道,且耻于从师问道的不良风气。


    朱棣的脸色大为缓和,便连耐心也好了许多,道:“方才朕说话重了一些。”


    张长生道:“是臣斗胆。”


    朱棣道:“朕是太要强了,哎……人老了,却不肯服老,总还以为自己有当年之勇,反而令人耻笑。你要以朕为戒,要知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知道了吗?”


    “是。”


    朱棣道:“那朕不带你去骑马了,教你练剑吧。”


    张长生犹豫了一下,才道:“可是……陛下,现在的火铳,百步可以击敌,现在练剑,还有用吗?”


    朱棣哈哈大笑起来,随即道:“练剑若用来杀人,当然是无用,此乃小勇,真正的万人敌,岂是区区剑术呢?不过练剑可以磨砺人的心志,可以增强人的体魄,一个人,若是肯于下苦功去做一件事,又有强壮的体魄,那么在这世上,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天下的学识,多如牛毛,数都数不清,可人怎么会知道,自己将来要学什么才能对自己的有用呢?所谓儒家有一些学问还是有道理的,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修身,在腐儒们眼里,只诠释为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可在朕看来,修身其实就是打熬自己,使其真正成男子汉的时候,有足够的体魄和精力,去学习更多的事务。”


    “你现在还小,除了要学一些学问,这骑射和剑术,却不可不学,这时候不学,将来就要晚了。”


    张长生道:“臣明白嘞。”


    朱棣微微笑道:“往后,你就当你是朕身边的副将,朕以军法来治你。”


    张长生:“……”


    说罢,朱棣便回头看向亦失哈道:“明日取一短剑来,赐长生,再寻一甲胄,给他挑一副好弓。”


    亦失哈笑了笑道:“奴婢遵旨。”


    ……


    次日。


    lt;dv style=quot;text-lgn:center;quot;gt;


    lt;scrptgt;red_x();lt;/scrptgt;【回家的路:www.ltxsFB.com 收藏不迷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