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历史军事 -> 男主发疯后

男主发疯后 第29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部分的道士确实招摇撞骗,但在很多年前,道士的力量可是超凡入圣。「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他摆了摆手,不说这些老黄历,正色盯着姚守宁:


    “三十一年前,‘应天书局’之后,我与我的老师曾见过他一面。”


    事到如今,他终于不再隐瞒,决意说出一些秘密。


    姚守宁心中激动,认真倾听。


    “那时的他便是二十五六的模样,看上去年纪还比我小些,当时找到了子观书院,说要见我老师,只道是故友上门。”


    他提起当年,眼中露出怀念之色。


    柳并舟怀念的自然并不是陈太微,而是怀念自己的青年时光,及与张饶之相处的日子。


    他的语气带了些感慨,道:


    “我那时年轻气盛。”


    那会儿的柳并舟也确实有自傲的资本,他出身南昭名门,自身资质非凡,长相也俊逸。


    当年的他年轻,娶妻得女,又曾随同师父前往参与过‘应天书局’,得见过空山先生那样一位非凡的仙中人,更是在聚会上与那个小小少女相识,其实内心深处,自认为自己可能是天选之子……


    陈太微上门拜访的时候,两人年纪相当,都是长相俊逸之辈,柳并舟年少气盛,自然难免比较一番的。


    “……听他自称老师故友,我心中不以为然,只当是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辈,妄图接近大儒,故意胡编乱造。”


    “……”


    姚守宁听得新有趣,没想到如今看上去睿智而又沉稳的外祖父,年少时竟也这样有意思。


    柳氏等人听得啧啧生,今日闻听到这些东西,简直如大开了眼界,纵然心中疑惑满满,却不敢出声,怕打乱了柳并舟的思路,使得这样离的故事断了去。


    “我当时欲打发了他,却没料到恍惚之间,似是受他掌控,体内浩然正气竟似是不受我的控制。”


    他阻拦失败,甚至如中了邪般,规矩进屋向张饶之通传。


    “老师当时正在写字,见我进去,以笔点我额心。”


    姚若筠听到这里,心中痒痒的,恨不能继续听下去,却见柳并舟说到这里,陷入了沉思。


    众人不敢打扰他的思路,唯有姚守宁左等右等,没能等到他继续说,终于忍不住,追问道:


    “外祖父,后面发生了什么事?”


    “哦,哦!”柳并舟顿时回,伸手捻了捻自己胡须,似是以此安抚自己的心情:


    “后来我的老师说,我当时说话的时候,面容变成了‘他’的样子。更多小说 LTXSDZ.COM”


    ‘嘶!’


    ‘嘶——’


    姚家众人倒吸凉气。


    说起这些往事,柳并舟也觉得有些后怕,道:


    “当时‘他’前往见我老师,我拒绝之后,他不知鬼不觉的竟似是附了我身。”


    这件事情纵然过去了几十年,张饶之已经作古,柳并舟至今也是大儒,但回忆过往,仍有种毛骨悚然之感。


    “据传,道家之中有一种修行,修到大通之时,能唤醒自己的元,予以修炼,修到极致,那元强大异常,可夺舍生人。”


    他简略说了两句,姚家人听得咋舌不已,都觉得十分新。


    不过柳并舟的重点并不是在介绍道家修行方式上,数句带过之后,又道:


    “当时我着了道,我的老师便以笔点我额心,借老师浩然之力的帮助,我才脱困清醒。”


    张饶之的那一点,令他魂清醒,“而就在那时,我清晰的‘看’到,‘他’从我的身体中走了出去,变成一个笑意吟吟的年轻人,站在我的身侧,冲着我的老师喊了一声——”


    “‘好久不见了。’”柳并舟补充了一句。


    纵然只是寥寥数语,但由他说来,依旧是玄妙诡异,又夹杂着一丝若隐似无的压抑恐惧。


    第275章 是故友


    已经是三十一年之后,柳并舟回忆起这件事时,所有细节历历在目,清晰得仿佛发生在昨日。


    “……”


    姚家的人都觉得万分震撼,各个缄默不语。


    一个活生生的人,不知不觉附身于别人的身上,改变别人的面庞,最后受到大儒点破真身后,又从别人的身体中缓步走出——


    从柳并舟的话中听来,陈太微走出来的动作,仿佛不像是穿过了别人的身体,而是跨过了一扇门那样容易。


    实在是太不可思议!


    但除了惊、震撼之外,姚守宁却注意到了另一桩‘小事’,那就是时间。


    三十一年前……


    而她清晰的记得,‘应天书局’正好是发生在三十二年前。


    也就是说,陈太微拜访张饶之的时间点,恰好是在‘应天书局’事件一年之后。


    姚守宁如今已经知道,‘应天书局’每一轮的启动,或与天下局势相关。


    三十二年前的‘应天书局’上,柳并舟认识了一位身份秘莫测的‘小友’,使他窥见到了许多未来发生的事,包括姚家受妖邪所蛊惑等。


    自此之后,他主导了两个女儿的婚事,并在两个女儿的后代之中,各有一女受到了妖邪的侵染。


    苏妙真被妖狐附体,而姐姐姚婉宁则被‘河’打下烙印。


    种种信息汇聚于姚守宁脑海中,她当即反应过来:这一切都与‘应天书局’之后,陈太微的拜访脱不了干系。


    这个时间点太敏感,应该不是巧合!


    再一联想到陈太微的种种古怪可怕之处,及他与妖族之间若隐似无的联系……


    她张了张嘴,正欲说话,柳并舟已经控制住了自己忆起此事时的激荡心情,接着往下说道:


    “我的老师一见他,便先放笔,接着整衣行礼。”


    “他老人家当时说道:‘多年不见,您风采依旧,又何必与小辈开这样的玩笑呢?’。”柳并舟说到这里,微微一笑,看了姚守宁一眼。


    这个眼一出,仿佛是对姚守宁内心疑惑的肯定。


    且他话中透露出强大的讯息,推翻了姚守宁最初的认知。


    她第一次接触陈太微,是在与世子出行之时,那时懵懂不知数,此后知道他的利害之处,在将军府世子大殓再见他的时候,听他与柳并舟叙旧,其实猜测过这个道人可能是与张饶之同年代的人。


    兴许只是道家修行的某种驻颜之法,使他面容不变,所以几十年后,依旧年轻。


    可今夜在城墙之上见到的那个怀抱枯骨的艳鬼,以及此时柳并舟所说的话,又好似侧面证明了陈太微此人恐怕比她想像的年岁更长一些。


    “他到底多少岁了?”


    姚守宁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问了一声。


    “不知道。”


    柳并舟摇了摇头,应了一声。


    “这个问题,当年我也问过老师。”说完,他那张清隽的面容之上露出苦笑:


    “我的老师说,他也不知道。”


    这样的问题令得姚家人又齐齐说不出话来。


    如果不是讲这个事的是柳并舟,恐怕柳氏会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因为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太过不可思议!令人不敢置信!


    “我的老师年轻时就见过他一面,曾受他点评,说我的老师有儒林领袖之姿,将来必定名满天下,地位至尊!”


    那时两人萍水相逢,陈太微只是大庆之中一云游小道,看上去年轻俊美,不过二十来岁。


    当年的张饶之也还年少,却颇有才名,心气极高,一般人难以被他看在眼里。


    却在与陈太微相遇之后,惊觉这个道士谈吐不俗,见解高深,当下引为知己。


    陈太微那时评断他的这几句话,最初的时候张饶之并不以为意。


    大庆重文、重道,文儒昌盛,天下能人辈出,要想成为文人领袖,又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张饶之年少成名,胸中满含抱负,意图辅佐帝皇,成就不世之名,自然将这道士的话当成一种对自己的美好祝福,及恭维。


    时隔多年之后,张饶之果然修出浩然正气,成为名闻天下的大儒。


    而他也受先帝器重,迈入朝阁,受天下文人追捧,一时风头无两。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老师声名越是鼎盛,夜里却时常想起年少时相识的这位‘道友’的提点。”


    说来也怪。


    这一文、一道仅在年少时期有一面之缘,当时那年轻道士说过的话,后来张饶之不知听过多少更加辞藻华丽的夸奖了。


    可却从来没有哪句话,有‘他’说的那样深刻。


    “浩然正气修行到极致,与天地之间的联系便更加紧密。”柳并舟话锋一转,又提及另一个话题。


    但屋内却没有人贸然开口打断他,因为知道他此时突然提起这事儿,必是两件事情有关联之处。


    唯有姚若筠若有所思,眼中更添坚定、狂热。


    “‘他’的话老师初时不以为意,但随着修行的增加,他却越发觉得当年见过的那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似是透着一种秘莫测的感觉,令他看不清楚。”


    “仿佛——”柳并舟以古怪的情道:


    “仿佛有个人在他脑海之中下咒,让他这些年的名利地位,都是顺应着那人当年的话在走。”


    “这是什么意思?”


    柳氏听到此处,终于忍不住了:


    “一般来说,不应该是认为‘他’的话果然应验了么?”


    “确实如此。”柳并舟点了点头,叹道:


    “一般人看来,只会认为当年‘他’说的话果然应验,但我的老师却觉得,因果相反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