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八零当电工

我在八零当电工 第4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细节狂魔,都是被甲方磋磨出来的。01bz.cc


    好在几天下来,成果不错。


    电动车终版设计图已经下来,车架零件配置最优化,接下来焊接打磨车身就行。


    只要蓄电池到位,电动车就能面世!


    只可惜蓄电池稀缺,电池造价工艺还不成熟,生产材料成本太高,电动车无法大批量生产,价格太高市场具有局限性。


    要知道,这个年代很多人还买不起自行车。


    时代发展,任重而道远。


    新春假期,沈珩每天下午都是在维修店度过的。


    不得不说,沈珩过了一个无比充实年,就连许州也只能在晚上的时候找到他人。


    如今在沈珩看来,他是捡到了宝。


    叶秋莹他是越看越欣赏,越看越欢喜,本以为她年纪小小,本事过人性子定然浮躁,容易冲动吃亏。


    可如今看来,心智更趋向于沉稳老练。


    别看小丫头生活上不靠谱,工作上不骄不躁一丝不苟,学识已超出她这个年龄,还时不时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老生常谈,不怕比你有天赋的人,就怕有天赋的人比你还努力!


    以她现在的心性和能力,缺的就是一个机会!


    第3章


    新春假期结束, 已是正月初六。


    各行各业,陆陆续续开始复工。


    电动车已经组装了大半,剩下一些精细的配件, 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制作,叶秋莹只能交给机械厂制作。


    老百姓年前该买的大件几乎都买了, 年后正是复工攒钱的时候, 维修店生意也逐渐冷清下来。


    相比之下,纺织店、服装店却是人满为患。


    去年穿红衣出门,都能被唾沫星子淹死, 今年各家服装店,已经推出不少颜色鲜艳的衣服。


    春晚果然是引领潮流的开始, 再加上去年各种个体经营宣传,今年各家服装店不约而同卷了起来, 纷纷上架新款。


    创新和服务,显然也更加到位。


    八九十年代, 正是服装业兴起的时候。


    家电利润高,但成本造价高, 也不像食品和衣服, 属于寻常消耗品。『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家电买回去,可能两三年都不会更换。


    要不是她不会做衣服,都恨不得投资服装业。


    服装业兴起, 纺织厂、服装厂自然也多了起来,办厂要买机器,需要定制配件。


    这就意味着, 机械厂旺季来了。


    生产商需要购买机器, 当然得找大机械厂商。


    这年头,显然国营工厂会成为首选。


    丰源机械厂之前落魄面临破产, 各种生产指标很难完成,但经过一系列整顿,又下大资金引入新机器。


    焕然一新的丰源机械厂,吸引招商的能力,不言而喻。


    工厂忙碌起来,叶秋莹每天处理的整机也逐渐变多。


    这个时代简易的编织车床,根本就无法与进口纺织机相比,编织程序、仪器精密程度,有着极大差距。


    一台普通进口车床,价格甚至比后世还昂贵。


    为了研究生产,有时候几十万上百万下去,甚至惊不起一片水花。


    技术无法引进,甚至有不少国家禁止购买其机器,杜绝技术交流,有时候连砸钱地方都没有。


    工业水平能迅速腾飞,达到后世的成果,可见科技人员消耗了多少心血,说是贡献了大半人生都不为过。


    不过国内早期,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机器不足,还有大量劳动力弥补。


    看着满仓需要处理的配件,叶秋莹暗叹,她也是勤劳致富的一员。


    偏偏在这个时候,沈珩将她叫了过去,问她愿不愿出差去帝都,跟电气化工程小组交流学习?


    “去机械工业部?”


    “对。”


    叶秋莹浑身一颤,没想到穿越一回,还能去工信部的前身,机械工业部交流学习?


    哪怕是平行时空,哪怕只是一个研究小组,但没准能看见不少国内顶尖的机械研究,值当!


    她自然是兴奋的,兴奋劲过后又陷入沉思。


    过年前,她技术员上岗证、技能证书才刚下来,同时还有职业技术学院认可相关技能证书,但终究只是个编外人员。


    “我一个编外人员有名额吗?”


    沈珩没想到她能这么快冷静下来,笑着解释。


    “确实不容易,不过我打算申请成立一个研究生产小组,项目是研发生产驱动电机,由你带队。”


    “我?”


    “等项目完成后,申请交流学习的名额也就轻松多了,你有这个能力,由你带队最合适,也是尊重你的劳动成果,不妨考虑一下?”


    沈珩继续补充道:“你要不愿意或者嫌麻烦,也可以拒绝。”


    “小组有几个人?”


    “厂里人手缺,顶多给你派两三个人,当然我也会帮忙。”


    “资金呢?”


    “需要的设备和资金,你可以提出申请。”


    见叶秋莹犹豫不决,沈珩继续道:“电气化小组刚好有研究电动汽车的课题,用这次项目作为敲门砖,再合适不过。”


    过年期间,两人对电气化的探讨,驱动电机应该能打开新思路。


    叶秋莹思虑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学无止境,多一个学习深造的机会,对她来说确实是诱惑,而且未尝不是一个机遇,结识更多人,学习更高一级的机械知识。


    “你先将项目要求说一下,后续我再起草一个具体方案给你。”


    八十年代中后期,确实已经有各种电气化设备研究,随着各种石油资源消耗,天然环保的新能源,成了新的研究方向。


    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前期有不少方案,直到九十年代技术慢慢成熟,已经能生产出电动汽车。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又分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


    电池技术哪怕是后世,都在持续开发研究中。


    至于驱动电机,技术已经相对较为成熟。


    各类驱动电机不仅运用于汽车中,各种机械设备也有驱动电机运转控制,电气化的城市更少不了它。


    两人又将项目内容,详谈了片刻,关于工薪和岗位调整也重新做了安排。


    工资不仅变多了,工作时间乍一听也变自由了,不用准时准点来上班,实际一想任何时间只要有想法,都是上班时间。


    叶秋莹深呼一口气,暗道:一定争取早日完成项目,去电气化研究小组!


    回到维修部,叶秋莹开始做收尾、交接工作。


    刘杰几个人很是舍不得她,知道她是编外人员,但没下想到,就只在维修部待了两三个月而已,刚熟悉又要走。


    见几个人一片哀嚎,叶秋莹呵呵干笑一声,无情打断他们。


    “只是换部门而已,又不是辞职。”


    她和几人笑闹片刻,得了沈珩的签字,先去了趟副经理和厂长办公室,得到允许后才找场地,规划自己的工作室。


    一通操作后,叶秋莹在工厂匆匆吃过午饭,准备回家。


    正午回到维修店,店里生意淡下来,她原本想着组装新品小家电,顺带教周科和丽丽一些基础的机电知识。


    如今看来,还得先将研究项目的具体方案写出来——具体包括研发时间、研发资金、设计方向、应用范围、相关设备、评测检验等等。


    叶秋莹没想到就这么埋头一写,竟然写到太阳下山?


    好在店里不忙,她伸了伸懒腰,配合周科和丽丽姐做好收尾工作,紧接着关上店门,上楼做饭。


    她总得有基本的生活技能,学着做一两道菜,尽量不依赖别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没毛病。


    不过招聘钟点女工,一日三餐有人帮忙,确实能省上不少时间。


    现在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日后工厂建起来,再请也不迟。


    她最近攒的钱,几乎都用在老宅翻新上。


    年后工人们已经开始复工,拆除老宅危墙、填补地面、修复地砖,还要重新安装门窗。


    这段时间,工厂一放假,她就赶去看装修进度。


    叶秋莹决定亲自安装电路,规划好电路,对于房子来说太重要了。


    叶秋莹秉去杂念,专心做饭,不然又得焦煳。


    可惜每月中旬,总有那么几天,身子上下浑身不对劲,不是腰疼就是胸胀。


    果不其然,刚吃过晚饭,大姨妈就来了。


    叶秋莹生无可恋躺在床上,小脸煞白想看会书减轻疼痛,可疼得压根看不进去,好在身体还能动弹。


    她挪着步子去了工作间,在抽屉里取出一本装订好的设计稿。


    她拿过笔,打算在空白页,设计家用电器。


    这些设计稿都是临时起意,隔三差五画一张,用于后续工厂组装生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