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51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半晌才道:“谁告诉你这些话的?”


    李显毫不犹豫:“是令月。『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说吐蕃看不上武家人那种上不得台面的‘和亲王子’。”


    那谁上得了台面?


    必然是他这种有用的,有是出身正嫡的皇子啊!


    李显顿时有了危机感。


    事后,被圣皇帝叫过去问此事的太平,好悬没有冤枉死。


    **


    说起来,这一年的新西瓜,还运了一些回长安,以供皇陵。


    四时祭祀,除了三牲三禽,也自少不得瓜果等物。


    圣皇帝自选了数个好瓜送与乾陵。


    昭陵也是一般的份额。倒是高祖李渊的献陵,圣皇帝还真犹豫了下:毕竟头起儿的西瓜数量太少。


    而在世的重要的人还有许多等着分瓜,献陵要不依旧用香瓜吧。


    后来还是看在晋阳公主等数位还在,并且在为本朝出力的李唐宗亲份上,献陵也换上了少许西瓜。


    *


    其实对晋阳公主来说,比起献陵的西瓜,她如今更看重的倒是另外一处。


    作为医学院的院长,她来与姜握这位副校长告假。


    “趁着这个端午和田假,再多几日正够往返一趟华原——我想亲自去给师父送西瓜。”


    华原,孙思邈孙医隐居养老之地。


    晋阳公主垂眸:“上月,华原送来的书信,不是师父亲笔写的了,而是他口述,卢司马代笔。”


    “我去一回华原吧。”!


    第340章 武大郎求见


    上阳宫学校的师生,都有严格的告假程序。


    晋阳也并不搞什么特殊,按部就班先拿到了教导处处长刘仁轨的批假条,然后来到了分管副院长姜握这里。


    两人说起孙医,自与旁人不同。


    毕竟姜握与孙医也相识甚早,渊源又深。


    晋阳还将师父的信拿出来与姜握看——


    字迹姜握很熟悉,是卢照邻的字。说来也巧,当年正是因为她心念一动,提醒卢照邻去看病,才有机缘见到孙医。


    晋阳伤叹道:“师父依旧在关心上阳宫医学院的事儿l。『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字字句句,说起的都是如何传承医道。”


    自去岁上阳宫办学后,师父再寄给她的信,绝大部分就都是有关教学之事了。


    姜握自然也清楚:卢照邻陪伴孙医隐居华原,也常寄信给她说起孙医的近况。


    并且还有两回,随信而来的,正是孙医指点,他来笔录重新编篡的教学版医书。


    如今……


    晋阳与姜握两人都没有再说起,不只是大部头的医书,孙医连信也写不来,需人代笔了。


    晋阳换了个话题——


    “我来去不过月余,陪师父待几日我就回来。”便是她不舍得回,师父估计也要赶她回来教书的。


    “五月里,正是曜初孕中期,是胎相最稳固的时候。”


    这段日子,算是孕妇和孩子最安全的时间段——不似孕早期流产的风险高,反应也重,也不似七个月后的孕晚期,随时有临产或是早产的风险。


    “镇国公主府的两个女医,经验也丰富。”晋阳顿了顿,又看向姜握道:“何况我这次去探望师父,正好再问一问你说起的剖宫产之事。”


    姜握点头:“这只是最以防万一的准备罢了。”


    此时的医学技术,当然是不支持剖宫产这种手术的。


    其实外科切开缝合之技术,包括麻醉的药物,在华夏出现的都很早,反而无法突破的医学瓶颈在于标准的手术环境,以及监护上——


    在正规的医院,手术室的通风,都要求经过专门的‘集中净化系统’,故而有些手术室医生护士会戏称自己每天‘不见天日’。再辅以紫外线灯、消毒药水等数种方式,每天对室内进行消毒。


    再有,若要尽量安全的手术,必然要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控。


    姜握前世做过几次必须要全麻或者半麻的大手术。


    在手术同意书之外,还会有麻醉医师另外告知风险,签署的麻醉同意书。


    她至今还记得,手术室里围绕着一圈各种滴滴滴的监护仪器。


    麻醉医师绝不只是用麻醉和止疼镇定的药物就算完了,还要查看各种仪器,随时监护病人心跳、血氧等各种体征。


    术后还得把人送去专业的麻醉后苏醒室。


    每次手术后,姜握都是在那里醒来,然后才被自己的管床大夫和家人一起,送回病房。


    以上这些,才是此时无论如何都突破不了的医学技术。而不是剖腹产这个手术,到底应该怎么做。


    所以……


    姜握又重复了一遍:“这只是最以防万一的准备。”


    她不得不准备:因为有些情况,是真的顺产不了,也就是现代医学上所说的剖腹产的绝对指征!


    比如说:万一到了孕后期,晋阳测得曜初的骨盆开口是小于cm的,而孩子又偏偏头的顶径比较大,那么这就是不是什么‘母亲伟大的意志能战胜一切’‘努力就能母女平安’的心态问题。


    这根本就是个标准的客观现实。


    孩子大,骨盆开口小,就是客观的不能顺产。


    所以哪怕剖腹产在此时,绝对还是高风险的手术,但这种准备,姜握也还是必须要做。


    就如同她的卦象。


    自曜初有孕后,她当然为曜初起过卦、还特意从系统里也卦过数遍,都是吉卦。


    但她依旧要为那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风险,去做她能做的百分百的准备。


    晋阳想到姜握说起的,安全规范手术的种种条件,不由道:“希望将来有一日,如你所说——手术治病,会变成一件更寻常更安全的事。”


    起码,大夫和患者都有更多的选择。


    而她相信,上阳宫医学院,能让这一天来的更快。


    正如——


    除了西瓜外,晋阳还特意与姜握申请,此次她去探望孙医,想带走一套简易的蒸馏器。


    她道:“大司徒也清楚师父的性情:见了西瓜这等稀罕吃食也倒罢了。但见到医用酒精,必会饭也不吃觉也不睡的,先拉着我问个明白,到底是如何做出这种可用来消毒的酒液的。”


    “我于‘格致’诸学上所知不多,师父亦然。”


    术业有专攻,晋阳忙于医学院之事,对旁的学院当真不太了解,也没时间去深学‘数理化’。


    那些‘汽化点’‘蒸馏’‘液体挥发变为气态’等原理,她是真的不太明白。也怕给孙思邈讲不明白,倒是让师父纳闷到更睡不着。


    不如借一套简易蒸馏器的模型,去给师父演示一遍。


    师父一定极欢喜的——毕竟师父是早认识到酒精在一定程度能够祛病的,他最初的《千金要方》中,就写过汤液醪醴(酒),饮可避疫。


    而每次为病人诊治前后,尤其是诊治有传染性的疾病后,师父还总提醒她要将衣物器具‘上甑蒸过’,以求不染。


    如今见了医用酒精,师父如何能不喜呢?


    诚然,别说高浓度的医用酒精,就算是寻常酒也不便宜。但能有,就是希望和方向。


    晋阳是处理过外伤感染的患者的,对医用酒精的感触自然很深。


    她想,师父若见到此物,必是会高兴的。


    晋阳提出此事,姜握自然同意。然后又特意写了批条,落下尚书左仆射的官印递给晋阳。


    “你去城建署,申请一位实验员带走吧。”


    也好给孙医演示的更明白些。


    *


    在晋阳离京前,自然也要去回过圣皇帝。


    皇帝听闻孙医如今连信也写不得,自也是唏嘘黯然,并特意点了亲卫随晋阳一起去。


    晋阳原本还推辞道:“陛下,过去这些年,我随师父云游四方,也去了许多地方。且我公主府也有女卫,去一趟华原无碍的。”


    但圣皇帝坚持:“多带上点人吧。”


    晋阳忽然就明白了:陛下这是怕万一师父会……那人手少了只怕料理不过来,尤其是现在天气炎热,不好耽搁的。


    她不忍不敢再想,压着眼底的发热之感与陛下道谢:“是,我多带些人。”


    之后告退离去。


    姜握见她背影——


    晋阳确实早不再是姜握初见时,那个单弱的小公主了。


    姜握记得很清楚,她们初见那一年,正好是她能上朝的第一年。而在这之前的两年,她见到了孙医,送出了她通过系统兑换出的第一份指南。


    数十载匆匆而过。


    时光如流水不能回头,但人的追忆,却如同逆流而上的鱼。


    在晋阳离开殿良久后,姜握还在望着她离开时候合上的门扉。


    而姜握回,是因为有冰凉之物碰到了嘴唇上。


    是圣皇帝用银勺挖出了一块圆圆的西瓜心,递到她唇边。


    “这是司农寺今日刚送来的另一种西瓜,你尝一尝。”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