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其他类型 -> 侯府小娇娘 卷二

第52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孟云卿手中就僵住。「请记住邮箱:ltxsba@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他是有这般习惯。


    所以她才习惯了等他落笔,就替他读完一遍,然后拾起宣纸晾一晾,再还给他收起来。


    特别是当他抄录大段书籍时,他抄好一页,她就粗略检查一遍,而后晾好再逐页整理起来。等他抄完,她也整理得差不多了,他便莞尔,我看红袖添香也不过如此,还是锦年知我。


    ☆☆☆


    前一世,就如浮光掠影般,在眼前飞逝。


    仿佛她不去想,也会浮现在脑海。


    就像今日在听雪阁,她想知道她能佯装平和到何种程度。


    但院中响起他的脚步声,她都熟悉得通透,先前特意早来正襟危坐敛下的气息,也渐渐打破,难以平复。


    她就抬眸看他,仿佛隔了一世再看一个人的过往,分明熟悉,历历在目,好似昨日,但自己掌心的冰凉,又仿佛想起前一世尾声,隐在那袭昏黄灯火后的幽暗和淡漠。


    她看不透他是哪一种人。


    就像看不透为何重回一世,他也要出现在定安侯府!


    孟云卿垂眸,敛了方才眼中情绪。


    宋景城就收起她案几上的书卷,踱步回对面的案几落座,书卷就正好翻到第一章 。


    《凤阳记》是凤阳子的论著,开篇第一章 其实泛泛而谈的是吴地风土,看似与史无关,实则处处相关,作为引言,末尾才点出用意,被誉为深入浅出的开篇之作。


    宋景城就从第一章 引言的吴地风土说起。


    吴地幅员辽阔,由南及北,地理分为三块。


    吴南,多山,多产茶。


    吴中,丘陵,多产烟草。


    吴北,则多平原,多产酒。


    所以自古看吴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便各有千秋,论史识人皆是如此。


    吴南,多山,多产茶,便多出文人骚客。


    吴中,丘陵,多产烟草,便多出高官政客。


    吴北,多平原,多产酒,便多出武将英勇。


    攻城略地,识人断相,无一不是如此,论史者,知其然也需知其所以然。


    ☆☆☆


    孟云卿清浅低眸。


    听雪阁出来,安东送宋景城出的侯府。


    侯府在城西鹿鸣巷。


    东富西贵,南市北坊,宋景城借宿的地方在北坊。


    没有马车,走回去要大半个时。


    他是入京参加秋试的,眼下才五月,他的盘差不够在客栈住上四个月之久,就在北坊的葫芦街租了一间小屋。


    葫芦街离百福坊很近。


    百福坊是京中赴考学子的聚集之地,所以葫芦街上住了不少宋景城这样的寒门学子。


    租金低,平日还可多走动,交流京中信息。


    其余两个外乡的考生和宋景城租在同一个院落,一个叫丁成,一个郭宁涛,三人平日里关系也算好。


    宋景城回来,正好黄昏时候,刚进院落就见丁成和郭宁涛二人在苑中亭子内摆了饭菜。


    ”再晚些就不等你了。”丁成买好了下酒菜,就同郭宁涛一道等宋景城回来再享用。


    宋景城粗略看了眼,这一顿对寒门学子来说怕价值不菲。


    宋景城便笑了笑,”怎么了丁成,今日可有喜事?”


    丁成生得胖,又是个憨厚得,所以得了喜事就想着买酒菜回来同他二人一起吃,宋景城问起,他便挠头笑,”有!今日去了趟都统府,没想到能见到陆都统,还在陆都统那里谋了个差事,秋试还有四个月,正好可以混个脸熟,对日后应考也有帮助。”


    这对寒门学子来说,的确是天大的好事。


    ”那要恭喜丁兄。”郭宁涛就先举杯。


    宋景城随后。


    三人一饮而尽。


    ”那丁兄谋得是什么差事?”郭宁涛随后就问,都统府在京中都算富贵的,门庭若市,能得陆都统青睐,他羡慕得很。


    ”陆都统有三个儿子,听说年幼顽劣,气走了好几个先生,又懂些拳脚,好一些的学儒都不敢踏入都统府。我小时候练过些拳脚,制服三个孩子倒是不在话下,正好得陆都统的赏识,就让我明日起去都统府给三个公子授课。”丁成说着,都忍不住启颜。


    郭宁涛也替他高兴,道贺了两句,又想起前几日宋景城也是去过定安侯府的,就问起他进展。


    宋景城顿了顿,他去定安侯府的事情丁成和郭宁涛是都知晓,但他并未告诉他们定安侯安排的差事。


    给侯府的表姑娘授课,还讲的是政史经纶,一来听起来滑稽,二来,定安侯似是并不想外人知晓。


    他就摇头,还在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